亞健康分六型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20世紀90年代,中國學者率先提出“亞健康”概念,2006年中華中醫藥學會將其定義為“人體處于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一種狀態,表現出一定時間內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適應能力減退,但不符合疾病的臨床或亞臨床診斷標準?!笨梢哉f,亞健康是一種臨界狀態。因其形式多樣,為統一認識,《中醫亞健康狀態分類指南》將亞健康分為6種。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 于國泳
《生命時報》 2023-10-10 第1742期 第16版
?、倩顒?休息型態:抓住一個“虛”字
這類亞健康人群常見各種“虛證”,脾虛的人常感到虛弱、頭昏沉、疲乏、精力不足;心氣虛的人常有心慌心悸、失眠多夢、困倦、起立時眼發黑等情況;肺氣虛的人易患感冒;肝血虛常有關節疼痛、肌肉酸痛、頸肩僵硬等。
②營養-代謝型態:消化道癥狀顯著
多指沒食欲、呃逆、惡心、泛酸、腹脹、腹痛、體重下降或超重、大便中含有未消化的食物、口臭的人。因肺與大腸相表里,他們可伴發皮膚、黏膜問題,比如咽干口渴、眼睛干澀、皮膚干癢等。
③排泄型態:多見排泄物異常
“汗、尿、便”均屬于排泄物,出現多汗、無汗、盜汗,尿頻尿急、尿無力、尿不盡,腹瀉、便秘或大便時干時稀、先干后稀等,可能是排泄型態亞健康。
④感知型態:五感異常
“視、聽、嗅、味、觸”出現異常,可能屬于感知型態亞健康,主要表現為視力下降、耳鳴、顱鳴、聽力下降、口中異味、疼痛、眩暈等,氣血兩虛的人尤要注意。
?、菪?生殖型態:生殖亞健康
這類人常有腎虛表現,比如畏寒、手足發涼、腰痛、腰膝酸軟、性功能異常、月經不調、遺精、不孕不育等。
?、拚J知-應對-關系型態:精力不濟
這主要是指精神、情志和社會適應性異常,常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反應遲鈍,或難以適應工作、學習、生活環境、社交減少、人際關系緊張,易出現自卑、恐懼、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
如果發現自己符合某一型態的多個癥狀,可能意味著已經“亞健康”了,如不及時糾正,易引發多種心身疾病。但以上6種型態與各種體質的對應關系不是唯一的,最好在醫師指導下合理采用中藥、針灸、推拿按摩、均衡膳食等方法進行調理。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