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事件>> 自帶“口糧”的斑塊易破

自帶“口糧”的斑塊易破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4-1-27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內部有血管 生長速度快 非常不穩定 自帶“口糧”的斑塊易破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急診危重癥中心主治醫師 祖曉天 □主任醫師 賀曉楠

  《生命時報》 2024-01-05 第1767期 第18版


  大家常說的斑塊,一般指動脈斑塊,是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標志。通過顯微鏡觀察,可以發現它由三部分構成,表面覆蓋的是纖維帽,就像餃子皮,中間是脂質核心,類似于餃子餡,最下邊是基底部位。

  根據性質不同,動脈斑塊分為穩定和不穩定兩種,也就是俗稱的硬斑塊和軟斑塊。穩定斑塊的纖維帽厚,脂質核心小,進展相對緩慢,可能數十年后才會出現動脈管腔狹窄或阻塞。不穩定斑塊則像皮薄餡大的餃子,纖維帽薄,脂質核心體積大,相對脆弱,容易出現自發性糜爛,甚至破裂,導致血栓形成、血管阻塞、組織缺血壞死。斑塊是否穩定,影響因素很多,比如斑塊成分(脂質、炎癥細胞、平滑肌細胞、結締組織、血栓相對比例)、血管壁面臨的應力、脂質核心大小和部位等。

  在眾多類型的斑塊中,有一類非常危險,比軟斑塊更容易破裂,就是新生血管形成斑。它“自帶口糧”,內部有毛細血管生長。有血管的地方生命力就旺盛,所以生長速度會很快。而且,這些血管本身并不是正常的生理性血管,非常脆弱、易破,破裂出血后,斑塊內部壓力變大,就容易破潰。而且,新生血管形成斑多出現在血管分岔路口,此處血流湍急,血液成分會慢慢堆積,時間久了就會形成血栓或斑塊。所以,新生血管形成斑極不穩定,容易導致基質降解、纖維帽變薄、斑塊破裂,進而引發嚴重的心腦血管事件。

  如果患者出現一過性頭暈、眼前發黑或意識模糊,提示可能頸動脈或腦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不穩定,并伴有微小血栓形成。如果出現胸前區悶痛不適,或頻率增加,或程度加重,提示可能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不穩定。如果下肢在運動后出現局部疼痛、緊束、麻木或無力感,停止運動后即可緩解,提示下肢動脈有不穩定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并且已經發生血管變窄,以上情況都需要高度警惕。

  血管超聲是初步檢查方法,醫生可以通過低回聲、等回聲、高回聲和不均質回聲加以判斷。一般來說,高回聲和均質回聲說明斑塊相對穩定。此外,經顱多普勒超聲可以測量血流速度,計算機斷層掃描血管成像(CTA)、數字減影血管造影( DSA)能從形態上判斷斑塊是否規則,從而評估斑塊風險。最直觀的檢查是高分辨磁共振(HR-MRI),不僅可以識別斑塊構成特點,清晰顯示斑塊易損性,還可以識別斑塊強化程度及管壁重構狀態,分析斑塊與近期血管事件的相關性。另外,應用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成像有助識別斑塊內新生血管的類型。

  建議所有查出斑塊的患者,首先從控制危險因素做起,即做到低鹽、低脂、低糖飲食,嚴格控制血壓、血糖、血脂、體重,戒煙限酒,加強運動,盡可能保證健康的生活方式,這些改變也是進行藥物治療的重要基礎。治療藥物中最主要的是他汀類,遵醫囑服用可抑制膽固醇合成,防止斑塊增長。當膽固醇降到一定程度時,部分患者的斑塊可縮小。具體來說,如果斑塊很大,使得動脈出現明顯狹窄,應及時接受他汀治療;若動脈沒有明顯狹窄,或僅出現輕度狹窄,則要根據具體情況,特別是膽固醇水平,確定是否需要服用他汀。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