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理療大有發展潛力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4-5-13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養生需求猛增 療效持續改進 中醫理療大有發展潛力
年輕人愛上中醫館
截至去年底,上海16個區已建成112家中醫特色示范社區衛生服務站。正值午間門診時間,《生命時報》記者前往上海市徐家匯街道塘子涇社區衛生服務站探訪,這是2022年上海首批建成的上海市中醫藥特色示范社區衛生服務站。剛到服務站,記者就看到一名年輕女士正在接受中醫艾灸治療,她告訴記者,由于久坐在電腦前,她犯了腰背痛的毛病,在這里治療兩周后,癥狀已大大緩解。美團調查顯示,在其平臺搜索“中醫理療”的用戶中,20~35歲占比超七成;天貓平臺僅“艾灸”的年搜索量就超過千萬,搜索人數年均以110%的速度增長。
“具體來說,中醫理療是以中醫理論,尤其是經絡學說為基礎,應用中醫適宜技術,如針灸、推拿、中藥、導引、拔罐等,結合現代化的理療設備,對體質或疾病進行治養,并達到一定效果的療法。”上海市徐匯區中心醫院主任醫師張慧說,其一般可以細分為養生保健、養生理療、慢病調養幾類,比如改善頸肩腰腿疼痛、麻木等癥狀,同時緩解頸腰椎病的病理改變;調理人體氣血、緩解疲勞酸痛、提高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中青年的亞健康狀態。
近年來,隨著人們健康需求的多樣化,以及相關技術的發展,中醫理療內容變得更為豐富,不僅包括針刺、艾灸、推拿、按摩、拔罐、刮痧、刺激耳穴、正骨、整脊、中藥外敷、藥浴、火療、熏蒸等傳統方法,還引進了各類現代中醫理療儀,比如超聲波、磁療、水療、傳導熱療、沖擊波療法等,以及體質辨識儀、穴位按摩儀、中頻針灸脈沖理療按摩儀等,可輔助實施操作。這也使得中醫理療的適用范圍更加廣泛。
年輕人對傳統中醫的認可增強,張慧認為,首要原因在于他們面臨更大的學業和工作壓力,導致身體狀況不斷“報警”,客觀需求增加;二是中醫理療技術持續改進,優化了治療效果,市場認可度有了一定提高;其三,年輕人接收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多,中醫養生知識因此得到更廣泛的傳播。
市場擴張,亂象頻發
中醫理療行業的加速發展,其實從多年前就已開始。根據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中醫理療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前景預測報告(2023-2029年)》,2015年中醫理療行業擴張速度明顯加快, 2022年市場規模達到1.1萬億元,較2021年增長19.3%,預計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突破2萬億元。
事實上,只要在生活中稍加留意,就能感受到中醫理療市場的迅猛發展。養生達人周女士告訴記者,她過去常去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做理療,“近兩年,我家小區樓下就開了兩家中醫養生館,平時肩頸不舒服了,下班直接去拔個罐,非常方便。”據統計,當前我國有近30萬家企業的名稱含“拔罐、刮痧、艾灸、按摩、推拿、中醫理療”等關鍵詞,73%的相關企業成立時間在5年以內。
然而,行業的迅速擴張難免伴隨亂象頻發。現在市場上能夠提供中醫類服務的主體有兩種,一是依法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中醫院或中西醫結合醫院、門診和診所;二是非醫療性質的服務機構,主要開展保養身心、預防疾病、改善體質、增進健康等服務。后者可以使用按摩、刮痧、拔罐、艾灸、熏洗等中醫技術,以及以中醫理論為指導的其他養生保健方法和產品,但前提是相關技術崗位人員要具備中醫執業資質,同時持有健康合格證。
標價不合理、無證從業等亂象,大多發生在非醫療性質服務機構中。張慧說,有的機構會夸大理療作用、高價推銷自創方法,一些美容館、洗浴中心或足浴會所會超范圍經營,無資質開展按摩拔罐、經絡疏通、刮痧排毒、針灸減肥、中醫美容等項目。“我們發現,部分中醫理療機構還違規開展了面向患者的培訓,比如艾灸理療,不僅收費不菲,教授的理論和治療方法也有異于傳統中醫,使用藥物及治療時長均不規范。”張慧說,這種無專業資質的理療可能導致很多不良后果,比如拔罐燒傷、熏蒸燙傷等。
規范、個性、智能是方向
無論從國家發展中醫的大方針出發,還是考慮到大眾對養生防病的基本需求,中醫理療行業的未來發展都極具潛力。張慧認為,若要走好長足發展之路,中醫理療尤其需要在規范化、個性化、智能化三方面持續發力。
規范化是指在中醫理論指導下,對中醫理療師進行規范化培訓,管理部門負責市場準入考核,致力于將傳統適宜技術與現代科技緊密結合,給予規范化調治;個性化是要求中醫理療機構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體質特點、基礎疾病等)和需求,提供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和服務,以滿足不同患者的需求;智能化是寄望于將智能技術應用在中醫理療各個環節,如診斷、治療、管理等方面,從而提高治療效果和患者滿意度。比如,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輔助診斷,提供個性化治療方案設計;利用物聯網技術實現患者與醫生、醫療機構之間的信息共享和遠程監控;利用大數據技術對患者的健康數據進行挖掘和分析等。
受訪專家:
上海市徐匯區中心醫院主任醫師 張 慧
本報記者 施 婕《生命時報》 2024-04-19 第1793期 第11版
年輕人愛上中醫館
截至去年底,上海16個區已建成112家中醫特色示范社區衛生服務站。正值午間門診時間,《生命時報》記者前往上海市徐家匯街道塘子涇社區衛生服務站探訪,這是2022年上海首批建成的上海市中醫藥特色示范社區衛生服務站。剛到服務站,記者就看到一名年輕女士正在接受中醫艾灸治療,她告訴記者,由于久坐在電腦前,她犯了腰背痛的毛病,在這里治療兩周后,癥狀已大大緩解。美團調查顯示,在其平臺搜索“中醫理療”的用戶中,20~35歲占比超七成;天貓平臺僅“艾灸”的年搜索量就超過千萬,搜索人數年均以110%的速度增長。
“具體來說,中醫理療是以中醫理論,尤其是經絡學說為基礎,應用中醫適宜技術,如針灸、推拿、中藥、導引、拔罐等,結合現代化的理療設備,對體質或疾病進行治養,并達到一定效果的療法。”上海市徐匯區中心醫院主任醫師張慧說,其一般可以細分為養生保健、養生理療、慢病調養幾類,比如改善頸肩腰腿疼痛、麻木等癥狀,同時緩解頸腰椎病的病理改變;調理人體氣血、緩解疲勞酸痛、提高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中青年的亞健康狀態。
近年來,隨著人們健康需求的多樣化,以及相關技術的發展,中醫理療內容變得更為豐富,不僅包括針刺、艾灸、推拿、按摩、拔罐、刮痧、刺激耳穴、正骨、整脊、中藥外敷、藥浴、火療、熏蒸等傳統方法,還引進了各類現代中醫理療儀,比如超聲波、磁療、水療、傳導熱療、沖擊波療法等,以及體質辨識儀、穴位按摩儀、中頻針灸脈沖理療按摩儀等,可輔助實施操作。這也使得中醫理療的適用范圍更加廣泛。
年輕人對傳統中醫的認可增強,張慧認為,首要原因在于他們面臨更大的學業和工作壓力,導致身體狀況不斷“報警”,客觀需求增加;二是中醫理療技術持續改進,優化了治療效果,市場認可度有了一定提高;其三,年輕人接收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多,中醫養生知識因此得到更廣泛的傳播。
市場擴張,亂象頻發
中醫理療行業的加速發展,其實從多年前就已開始。根據觀研報告網發布的《中國中醫理療行業發展趨勢分析與未來前景預測報告(2023-2029年)》,2015年中醫理療行業擴張速度明顯加快, 2022年市場規模達到1.1萬億元,較2021年增長19.3%,預計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突破2萬億元。
事實上,只要在生活中稍加留意,就能感受到中醫理療市場的迅猛發展。養生達人周女士告訴記者,她過去常去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做理療,“近兩年,我家小區樓下就開了兩家中醫養生館,平時肩頸不舒服了,下班直接去拔個罐,非常方便。”據統計,當前我國有近30萬家企業的名稱含“拔罐、刮痧、艾灸、按摩、推拿、中醫理療”等關鍵詞,73%的相關企業成立時間在5年以內。
然而,行業的迅速擴張難免伴隨亂象頻發。現在市場上能夠提供中醫類服務的主體有兩種,一是依法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中醫院或中西醫結合醫院、門診和診所;二是非醫療性質的服務機構,主要開展保養身心、預防疾病、改善體質、增進健康等服務。后者可以使用按摩、刮痧、拔罐、艾灸、熏洗等中醫技術,以及以中醫理論為指導的其他養生保健方法和產品,但前提是相關技術崗位人員要具備中醫執業資質,同時持有健康合格證。
標價不合理、無證從業等亂象,大多發生在非醫療性質服務機構中。張慧說,有的機構會夸大理療作用、高價推銷自創方法,一些美容館、洗浴中心或足浴會所會超范圍經營,無資質開展按摩拔罐、經絡疏通、刮痧排毒、針灸減肥、中醫美容等項目。“我們發現,部分中醫理療機構還違規開展了面向患者的培訓,比如艾灸理療,不僅收費不菲,教授的理論和治療方法也有異于傳統中醫,使用藥物及治療時長均不規范。”張慧說,這種無專業資質的理療可能導致很多不良后果,比如拔罐燒傷、熏蒸燙傷等。
規范、個性、智能是方向
無論從國家發展中醫的大方針出發,還是考慮到大眾對養生防病的基本需求,中醫理療行業的未來發展都極具潛力。張慧認為,若要走好長足發展之路,中醫理療尤其需要在規范化、個性化、智能化三方面持續發力。
規范化是指在中醫理論指導下,對中醫理療師進行規范化培訓,管理部門負責市場準入考核,致力于將傳統適宜技術與現代科技緊密結合,給予規范化調治;個性化是要求中醫理療機構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體質特點、基礎疾病等)和需求,提供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和服務,以滿足不同患者的需求;智能化是寄望于將智能技術應用在中醫理療各個環節,如診斷、治療、管理等方面,從而提高治療效果和患者滿意度。比如,利用人工智能技術輔助診斷,提供個性化治療方案設計;利用物聯網技術實現患者與醫生、醫療機構之間的信息共享和遠程監控;利用大數據技術對患者的健康數據進行挖掘和分析等。
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最新文章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