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不適可能是在排病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4-8-26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流涕打噴嚏除寒病 汗多小便頻祛痰濕 有些不適可能是在排病
明代著名醫學家張景岳說:“邪之來去,必有其道。”人體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能量交換需要通道。這些通道既是邪氣侵犯人體的來路,也是排出邪氣的去路。在中醫理論中,人體的形態可分為表部和里部。表部為體表與外界環境接觸的外表部分,如呼吸道、皮膚、毛孔;里部則包括飲食的通道,表里共同負責人體升降出入。病邪從上從表而出者,表現為咳痰、吐、汗、淚、斑疹等;從里從下而出者,則表現為瀉、便、經帶、矢氣(放屁)等。人體有一定的御病能力,因此排病反應可能在機體自我調整時出現,比如感冒后出現咳嗽、發熱、嘔吐;也有可能在治療后出現,比如有些人吃藥后會出現皮疹、拉肚子等。針對不同疾病的排病反應,古籍中有不少論述。
傳統醫學著作《傷寒雜病論》曰:“少陰病(外感疾病的嚴重階段),脈緊,至七八日,自下利,手足反溫,脈緊反去者,為欲解也,雖煩下利,必自愈。”意思是說,少陰病到第七八天時,出現手足溫、煩躁等癥狀,是陽氣漸生的表現。此時正氣來復,肺的肅降功能恢復,會出現下利(大便次數增多,糞質清稀)的排病反應,之后疾病就會逐漸康復。
再比如,“太陽病(多由外感風寒所致,以發熱、惡寒等為表現),脈浮緊……劇者必衄(音nǜ),衄乃解。”意思是說,病邪侵體時,正邪交爭激烈,血被迫上行,此時要給邪氣出路,流鼻血便是“解決方法”。
《金匱要略·黃疸病脈證并治》中記載:“酒疸,心中熱,欲嘔者,吐之愈。”意思是說,酒食滯于胃中,胃中煩亂欲吐,當停于胃中的腐穢積滯順其向上之勢而出,出現嘔吐,就是典型的排病反應。
此外,臨床中還有一些比較典型的排病反應。比如因寒而發的疾病,多以流涕、打噴嚏為癥狀;情緒抑制導致的疾病,常表現為嘆氣、放屁;痰濕引起的疾病,會有出汗多、小便多等表現。有的人在治療過程中出現排病反應,誤以為是藥物副作用或用錯藥,隨即自行停藥,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對于治療過程中出現的排病反應,中醫主導順勢祛邪,因勢利導,不能見熱退熱、見咳止咳,必須給邪氣以出路。但要注意的是,排病反應一定要與疾病癥狀謹慎區分。醫生會通過脈診來鑒別,如久病脈緩就是正氣漸復、疾病向愈之兆。此外,排病反應的不適癥狀持續時間較短,而疾病導致的不適則會伴隨整個病程。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中西醫結合科主任醫師 羅杰坤
《生命時報》 2024-07-23 第1818期 第8版
明代著名醫學家張景岳說:“邪之來去,必有其道。”人體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能量交換需要通道。這些通道既是邪氣侵犯人體的來路,也是排出邪氣的去路。在中醫理論中,人體的形態可分為表部和里部。表部為體表與外界環境接觸的外表部分,如呼吸道、皮膚、毛孔;里部則包括飲食的通道,表里共同負責人體升降出入。病邪從上從表而出者,表現為咳痰、吐、汗、淚、斑疹等;從里從下而出者,則表現為瀉、便、經帶、矢氣(放屁)等。人體有一定的御病能力,因此排病反應可能在機體自我調整時出現,比如感冒后出現咳嗽、發熱、嘔吐;也有可能在治療后出現,比如有些人吃藥后會出現皮疹、拉肚子等。針對不同疾病的排病反應,古籍中有不少論述。
傳統醫學著作《傷寒雜病論》曰:“少陰病(外感疾病的嚴重階段),脈緊,至七八日,自下利,手足反溫,脈緊反去者,為欲解也,雖煩下利,必自愈。”意思是說,少陰病到第七八天時,出現手足溫、煩躁等癥狀,是陽氣漸生的表現。此時正氣來復,肺的肅降功能恢復,會出現下利(大便次數增多,糞質清稀)的排病反應,之后疾病就會逐漸康復。
再比如,“太陽病(多由外感風寒所致,以發熱、惡寒等為表現),脈浮緊……劇者必衄(音nǜ),衄乃解。”意思是說,病邪侵體時,正邪交爭激烈,血被迫上行,此時要給邪氣出路,流鼻血便是“解決方法”。
《金匱要略·黃疸病脈證并治》中記載:“酒疸,心中熱,欲嘔者,吐之愈。”意思是說,酒食滯于胃中,胃中煩亂欲吐,當停于胃中的腐穢積滯順其向上之勢而出,出現嘔吐,就是典型的排病反應。
此外,臨床中還有一些比較典型的排病反應。比如因寒而發的疾病,多以流涕、打噴嚏為癥狀;情緒抑制導致的疾病,常表現為嘆氣、放屁;痰濕引起的疾病,會有出汗多、小便多等表現。有的人在治療過程中出現排病反應,誤以為是藥物副作用或用錯藥,隨即自行停藥,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對于治療過程中出現的排病反應,中醫主導順勢祛邪,因勢利導,不能見熱退熱、見咳止咳,必須給邪氣以出路。但要注意的是,排病反應一定要與疾病癥狀謹慎區分。醫生會通過脈診來鑒別,如久病脈緩就是正氣漸復、疾病向愈之兆。此外,排病反應的不適癥狀持續時間較短,而疾病導致的不適則會伴隨整個病程。
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最新文章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