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招克服“秋乏”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4-11-20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早起親近大自然 少吃甜食多創作 五招克服“秋乏”
秋乏會加劇焦慮、輕度抑郁或悲傷等情緒。這種自然季節的更替,甚至會導致季節性情感障礙。西班牙內科專家達妮埃拉·席爾瓦指出,導致秋季身體和情緒低迷的“罪魁禍首”,在于氣溫下降和自然光照時間的減少。有研究表明,隨著白天變短和陽光照射的減少,大腦中血清素(與情緒相關的神經遞質)以及褪黑素(負責調節睡眠的激素)的分泌都會減少,前者讓我們情緒低落,后者會影響我們的晝夜節律,造成一定的睡眠困難,從而在白天產生困倦感。此外,秋季是普通感冒和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期,這意味著我們的身體不僅要應對情緒和精神上的疲憊,還要承受與感染作斗爭的身體負擔。為以最佳狀態應對這一切,席爾瓦提出了五個建議。
第一,成為“早起鳥兒”。盡管有些人在晚上工作效率更高,但隨著季節變化而減少的日照時間,可能會破壞我們體內的晝夜節律從而導致激素失衡。早起可最大程度地減少白天的困倦感,并保持白天的能量水平;也可適當洗冷水浴,促進血液循環,對抗身心疲勞。
第二,多接觸大自然,避免久坐。世界衛生組織的一份報告稱,盡管寒冷的天氣和厚重的衣物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我們去戶外的積極性,但與自然環境的接觸對健康有諸多好處,如減輕壓力和改善情緒。因此,在大自然中鍛煉應對秋乏特別有效,因為戶外鍛煉除了可以增加身體活動,還有助于釋放內啡肽,這是一種幸福的激素,可以改善情緒狀態并提升能量水平,減輕疲乏感。
第三,避免“情緒性饑餓”。食物和情緒之間有直接的關系。事實上,當一個人悲傷或沮喪時,他們通常會選擇富含糖的食物來讓自己感覺好一點。然而,有研究表明,大量食用此類食物會產生有害影響,甚至會加劇焦慮和抑郁。因此,這個季節注意飲食是非常有必要的。建議優先食用水果和蔬菜,多吃時令食物(如南瓜、紅薯、蘑菇和水果),這將有助于增強免疫系統、改善能量水平和情緒。
第四,以靈活的方式設定每日目標。秋乏會導致情緒低落和疲勞,從而影響工作效率。這時,如果能實現一些小目標,就會產生成就感和幸福感,從而改善情緒并保持積極的態度。為此,建議將工作任務分為四類:緊急且重要、重要但不緊急、緊急但不重要、既不緊急也不重要,以此更好地規劃時間,避免超負荷。
第五,多進行創造性活動。無論烹飪、陶藝還是繪畫,這些需“動腦”的活動,都可改善情緒健康和認知能力。這類創造性任務會刺激大腦活動,減少焦慮抑郁。此外,通過將注意力集中在特定任務上,不僅有助穩定情緒,還可增強記憶力和注意力,從而對精神和情感水平產生積極影響。
盧 娜 編譯
《生命時報》 2024-11-01 第1844期 第6版
秋乏會加劇焦慮、輕度抑郁或悲傷等情緒。這種自然季節的更替,甚至會導致季節性情感障礙。西班牙內科專家達妮埃拉·席爾瓦指出,導致秋季身體和情緒低迷的“罪魁禍首”,在于氣溫下降和自然光照時間的減少。有研究表明,隨著白天變短和陽光照射的減少,大腦中血清素(與情緒相關的神經遞質)以及褪黑素(負責調節睡眠的激素)的分泌都會減少,前者讓我們情緒低落,后者會影響我們的晝夜節律,造成一定的睡眠困難,從而在白天產生困倦感。此外,秋季是普通感冒和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期,這意味著我們的身體不僅要應對情緒和精神上的疲憊,還要承受與感染作斗爭的身體負擔。為以最佳狀態應對這一切,席爾瓦提出了五個建議。
第一,成為“早起鳥兒”。盡管有些人在晚上工作效率更高,但隨著季節變化而減少的日照時間,可能會破壞我們體內的晝夜節律從而導致激素失衡。早起可最大程度地減少白天的困倦感,并保持白天的能量水平;也可適當洗冷水浴,促進血液循環,對抗身心疲勞。
第二,多接觸大自然,避免久坐。世界衛生組織的一份報告稱,盡管寒冷的天氣和厚重的衣物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我們去戶外的積極性,但與自然環境的接觸對健康有諸多好處,如減輕壓力和改善情緒。因此,在大自然中鍛煉應對秋乏特別有效,因為戶外鍛煉除了可以增加身體活動,還有助于釋放內啡肽,這是一種幸福的激素,可以改善情緒狀態并提升能量水平,減輕疲乏感。
第三,避免“情緒性饑餓”。食物和情緒之間有直接的關系。事實上,當一個人悲傷或沮喪時,他們通常會選擇富含糖的食物來讓自己感覺好一點。然而,有研究表明,大量食用此類食物會產生有害影響,甚至會加劇焦慮和抑郁。因此,這個季節注意飲食是非常有必要的。建議優先食用水果和蔬菜,多吃時令食物(如南瓜、紅薯、蘑菇和水果),這將有助于增強免疫系統、改善能量水平和情緒。
第四,以靈活的方式設定每日目標。秋乏會導致情緒低落和疲勞,從而影響工作效率。這時,如果能實現一些小目標,就會產生成就感和幸福感,從而改善情緒并保持積極的態度。為此,建議將工作任務分為四類:緊急且重要、重要但不緊急、緊急但不重要、既不緊急也不重要,以此更好地規劃時間,避免超負荷。
第五,多進行創造性活動。無論烹飪、陶藝還是繪畫,這些需“動腦”的活動,都可改善情緒健康和認知能力。這類創造性任務會刺激大腦活動,減少焦慮抑郁。此外,通過將注意力集中在特定任務上,不僅有助穩定情緒,還可增強記憶力和注意力,從而對精神和情感水平產生積極影響。
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最新文章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