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飲食幫助降尿酸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和B族維生素 北方飲食幫助降尿酸
受訪專家: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臨床營養科營養師 唐墨蓮
本報記者 徐 盈
《生命時報》 2024-11-01 第1844期 第12版
近年來,高尿酸血癥患病率明顯升高,且呈年輕化趨勢,已成為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謝性疾病。膳食是影響血清尿酸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近日,一項發表在《中華流行病學雜志》的新研究顯示,北方飲食模式有助降尿酸。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等機構的研究人員,以2018年中國健康與營養調查中的9358名成年居民為對象,采用連續3天24小時膳食回顧法收集他們的食物消費量,并測量其血清尿酸水平,以確定高尿酸血癥的患病情況。研究人員按照飲食模式將參與者分為4組:
以小麥、其他谷類、薯類等為主的北方模式;
以水果、奶類、蛋類、堅果等為主的現代模式;
以蔬菜、大米、豬肉等為主的南方模式;
以內臟、水產類、酒類為主的動物性食物-酒類模式。
結果發現,北方模式、現代模式與高尿酸血癥患病風險呈負相關,動物性食物-酒類模式與高尿酸血癥患病風險呈正相關;南方模式僅與血清尿酸水平升高有關,與高尿酸血癥患病風險無關。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臨床營養科營養師唐墨蓮,在接受《生命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北方居民多以面食為主食,如面條、餃子、饅頭等小麥制品,其特點是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和B族維生素。北方模式之所以有助降低高尿酸血癥的患病風險,可能與以下兩個因素有關:一是相關研究證實,膳食纖維與高尿酸血癥患病風險呈負相關;二是谷類中的維生素B1和維生素B6參與機體代謝,有助降低血清尿酸水平;薯類中的鉀能促進尿酸排泄,有助減少尿酸沉積,從而使血清尿酸水平下降。
至于現代模式,唐墨蓮分析說,水果中普遍含有大量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研究表明,增加維生素C的攝入有助抑制血清尿酸的重吸收,膳食纖維有結合腸道中血清尿酸的作用,能促進尿酸排泄;奶類中的乳蛋白和酪蛋白可在短時間內快速提高血清尿酸的清除率,因此該模式有助降低高尿酸血癥患病風險。
南方模式既存在有助降低血清尿酸水平的食物,如蔬菜、薯類,又包含豬肉等升高血清尿酸水平的食物。食物間的相互作用可能導致南方模式與高尿酸血癥患病風險無統計學意義,未來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近年來,動物性食物-酒類模式在我國越來越普遍。動物內臟、水產等食物的嘌呤含量較高,一旦攝入量大,就可能導致尿酸代謝紊亂,增加高尿酸血癥的患病風險;酒類不僅含有嘌呤,還會干擾腎臟的尿酸清除功能,并促進核苷酸代謝,導致體內尿酸水平升高,引起高尿酸血癥。
唐墨蓮表示,基于上述研究,血清尿酸水平高的人以及痛風、高尿酸血癥患者建議主食除了吃大米和小麥外,還可增加薯類和其他谷類的攝入量,如玉米、小米、高粱、燕麥、蕎麥等,達到每天攝入全谷物和雜豆類50~150克、薯類50~100克的目標;增加新鮮水果的攝入量,每日吃200~350克;限制動物內臟(如肝、腸、腦等)、水產類(貝類、魷魚、蝦等)等高嘌呤食物的攝入;如果水產類、肉類食物吃得少,可適當補充點奶類,比如每日喝500毫升脫脂奶,能獲得600毫克以上的鉀、500毫克以上的鈣以及15~17克優質蛋白質;限制酒精的攝入量,最好不喝。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