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會掩蓋心血管病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4-11-26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影響心臟電生理特征 讓多種檢查結果改變 肥胖會掩蓋心血管病
更棘手的是,肥胖可使患者心血管病的臨床癥狀不典型,影響心臟解剖位置和電生理特征,導致心電圖等檢查結果改變,甚至部分檢查不再適用。肥胖還可影響超聲心動圖的準確性,使心外膜下脂肪組織和心包積液兩種情況很難區分。肥胖患者在進行運動壓力測試時,也可能受運動能力差、跑步機重量限制等影響。另外,肥胖引發的代謝變化及其相關多發病(如2型糖尿病),會使心血管疾病藥物治療更復雜。患者在接受經皮介入治療時,因脂肪組織較厚,往往要用更大的輻射劑量,且由于股動脈位置較深,穿刺置管也更困難。
生活中,肥胖伴心血管疾病患者可適量多吃全谷物、雜糧等,每天吃新鮮蔬果,適量吃魚類、蛋類,減少攝入鈉鹽、飽和脂肪酸等,戒煙限酒。同時積極運動,保障充足睡眠和心理健康,定期體檢。在治療方面,肥胖伴心血管疾病患者即使輕度減重,即減重5%~10%,也能改善心血管代謝。合并2型糖尿病的肥胖患者可優先選有減重功效的降糖藥,如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等;管理血脂可將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作為治療主要靶點。需注意,體重指數[BMI=體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高于40的患者要謹慎做心臟手術,其術后并發癥及死亡風險都更高。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心臟外科危重癥中心主治醫師 韓丹諾 □主任醫師 侯曉彤
《生命時報》 2024-11-01 第1844期 第17版
肥胖對心血管的危害不容小覷,可引發或加重以下6種疾病。
1.冠心病。肥胖會通過胰島素抵抗、炎癥、內皮功能障礙等多種機制,加速動脈粥樣硬化。
2.心衰。脂肪組織過度堆積可改變心臟結構和功能,導致心肌病變和心衰。
3.高血壓。肥胖在高血壓發展中起重要作用,可導致心臟負擔加重、動脈硬化及腎功能損害。
4.房顫。肥胖患者發生房顫的風險是普通人群的1.52倍。
5.心臟瓣膜病。肥胖可增加患心臟瓣膜病的風險,尤其是腹型肥胖與不良臨床結局相關。
6.靜脈血栓栓塞。肥胖是該病的危險因素之一,并會與其他易感因素相互作用,增加首次發病及復發風險,若不干預可導致肺栓塞,有潛在生命威脅。
更棘手的是,肥胖可使患者心血管病的臨床癥狀不典型,影響心臟解剖位置和電生理特征,導致心電圖等檢查結果改變,甚至部分檢查不再適用。肥胖還可影響超聲心動圖的準確性,使心外膜下脂肪組織和心包積液兩種情況很難區分。肥胖患者在進行運動壓力測試時,也可能受運動能力差、跑步機重量限制等影響。另外,肥胖引發的代謝變化及其相關多發病(如2型糖尿病),會使心血管疾病藥物治療更復雜。患者在接受經皮介入治療時,因脂肪組織較厚,往往要用更大的輻射劑量,且由于股動脈位置較深,穿刺置管也更困難。
生活中,肥胖伴心血管疾病患者可適量多吃全谷物、雜糧等,每天吃新鮮蔬果,適量吃魚類、蛋類,減少攝入鈉鹽、飽和脂肪酸等,戒煙限酒。同時積極運動,保障充足睡眠和心理健康,定期體檢。在治療方面,肥胖伴心血管疾病患者即使輕度減重,即減重5%~10%,也能改善心血管代謝。合并2型糖尿病的肥胖患者可優先選有減重功效的降糖藥,如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激動劑等;管理血脂可將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作為治療主要靶點。需注意,體重指數[BMI=體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高于40的患者要謹慎做心臟手術,其術后并發癥及死亡風險都更高。
有關【肥胖】的相關文章和視頻
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最新文章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