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七種病其實是人變化了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4-12-6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頸動脈長斑塊 關節磨損退化 有些病其實是“老相”
①頸動脈斑塊。頸動脈斑塊是頸動脈內膜受損,脂類附著在受損處,再經過免疫細胞的參與,形成了斑塊。我國40歲以上人群頸動脈斑塊檢出率達40%,60歲以上人群檢出率達90%。頸動脈斑塊就像用久了的水管壁上長水垢一樣,是血管老化的自然過程。如果超聲提示斑塊穩定,沒有造成血管明顯狹窄,說明發生腦梗的風險非常低。心腦血管病的高危人群發現斑塊,也無需過于擔憂,及時找專科醫師治療即可。
②心臟瓣膜反流。心臟瓣膜是心房通向心室、心室通向大動脈的“單向門”,保證血液往一個方向流動。隨著年齡增長等因素,心臟瓣膜會出現損耗,關合不嚴,血液順著縫返回,即心臟瓣膜反流。我國老年心臟退行性瓣膜病患病率達13.4%,如果瓣膜有些鈣化和少量反流,但沒有基礎病,則無需治療。輕度反流,沒有不適,控制好基礎病即可。中到大量反流,影響了心功能,則要進行瓣膜修復或置換。
③左室舒張功能不全。隨著年齡增長,心肌細胞彈性下降,順應性降低,會導致心臟舒張下降,這是心臟老化的表現。約半數70歲以上的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舒張功能不全。如果沒有不適和基礎病,無需過度關注和治療,定期復查即可。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慢病患者,需要積極治療原發病,并定期復查。
④前列腺增生。這是男性常見病,發生率隨年齡增長而上升,50~60歲發病率約20%,60~70歲達50%,80歲時達83%。該病不能置之不理,也無需過于擔心,更不能過度治療。早期通過保守治療觀察等待,或口服藥物緩解癥狀,日常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即可。如果下尿路癥狀已明顯影響生活質量,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不能配合藥物治療,才考慮外科手術。
⑤結節。每個老年人身上都有一些結節,可出現在皮下、肺部、乳腺、甲狀腺等部位。結節的病因不明,可能與瘢痕、炎癥反應、良性腫瘤等有關。臨床中檢出的絕大部分結節直徑在1厘米以下,惡變幾率非常微小,95%以上是良性。良性結節無需過多干預,早期2~3個月復查一次,如果沒有變化,可半年或一年復查一次。如果結節有變化,一定要到??凭驮\。
⑥囊腫。人體多個器官、皮膚、關節等都可能長囊腫,如腎囊腫、肝囊腫、關節囊腫等。有些囊腫隨年齡增加而檢出率上升,如單純性腎囊腫,50歲以上人群超聲檢出率6.23%~24%。通常大多數囊腫無癥狀,進展緩慢,無需治療,定期監測即可。過大、復雜性的囊腫則要提高警惕。囊腫和腫瘤不是一回事,多數囊腫也不會癌變,定期檢查即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情愉悅,有助控制囊腫。
⑦骨關節退行性改變。隨年齡增長,人體合成膠原蛋白能力下降,造成蛋白多糖的流失使關節結構遭到破壞,出現疏松、增生,韌帶彈力減退及鈣化,關節軟骨磨損破壞及關節間隙變窄等現象。這是正常衰老過程,約半數65歲及以上老年人有骨關節退變的表現。日常要減少關節負重和過度大幅度活動,適當鍛煉;多吃富含鈣磷的食物,如牛奶、綠葉菜、豆制品等;多曬太陽,必要時補鈣。
北京老年醫院全科醫學科副主任、主任醫師 樊燕琴
《生命時報》 2024-11-12 第1847期 第16版
①頸動脈斑塊。頸動脈斑塊是頸動脈內膜受損,脂類附著在受損處,再經過免疫細胞的參與,形成了斑塊。我國40歲以上人群頸動脈斑塊檢出率達40%,60歲以上人群檢出率達90%。頸動脈斑塊就像用久了的水管壁上長水垢一樣,是血管老化的自然過程。如果超聲提示斑塊穩定,沒有造成血管明顯狹窄,說明發生腦梗的風險非常低。心腦血管病的高危人群發現斑塊,也無需過于擔憂,及時找專科醫師治療即可。
②心臟瓣膜反流。心臟瓣膜是心房通向心室、心室通向大動脈的“單向門”,保證血液往一個方向流動。隨著年齡增長等因素,心臟瓣膜會出現損耗,關合不嚴,血液順著縫返回,即心臟瓣膜反流。我國老年心臟退行性瓣膜病患病率達13.4%,如果瓣膜有些鈣化和少量反流,但沒有基礎病,則無需治療。輕度反流,沒有不適,控制好基礎病即可。中到大量反流,影響了心功能,則要進行瓣膜修復或置換。
③左室舒張功能不全。隨著年齡增長,心肌細胞彈性下降,順應性降低,會導致心臟舒張下降,這是心臟老化的表現。約半數70歲以上的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舒張功能不全。如果沒有不適和基礎病,無需過度關注和治療,定期復查即可。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慢病患者,需要積極治療原發病,并定期復查。
④前列腺增生。這是男性常見病,發生率隨年齡增長而上升,50~60歲發病率約20%,60~70歲達50%,80歲時達83%。該病不能置之不理,也無需過于擔心,更不能過度治療。早期通過保守治療觀察等待,或口服藥物緩解癥狀,日常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即可。如果下尿路癥狀已明顯影響生活質量,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不能配合藥物治療,才考慮外科手術。
⑤結節。每個老年人身上都有一些結節,可出現在皮下、肺部、乳腺、甲狀腺等部位。結節的病因不明,可能與瘢痕、炎癥反應、良性腫瘤等有關。臨床中檢出的絕大部分結節直徑在1厘米以下,惡變幾率非常微小,95%以上是良性。良性結節無需過多干預,早期2~3個月復查一次,如果沒有變化,可半年或一年復查一次。如果結節有變化,一定要到??凭驮\。
⑥囊腫。人體多個器官、皮膚、關節等都可能長囊腫,如腎囊腫、肝囊腫、關節囊腫等。有些囊腫隨年齡增加而檢出率上升,如單純性腎囊腫,50歲以上人群超聲檢出率6.23%~24%。通常大多數囊腫無癥狀,進展緩慢,無需治療,定期監測即可。過大、復雜性的囊腫則要提高警惕。囊腫和腫瘤不是一回事,多數囊腫也不會癌變,定期檢查即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情愉悅,有助控制囊腫。
⑦骨關節退行性改變。隨年齡增長,人體合成膠原蛋白能力下降,造成蛋白多糖的流失使關節結構遭到破壞,出現疏松、增生,韌帶彈力減退及鈣化,關節軟骨磨損破壞及關節間隙變窄等現象。這是正常衰老過程,約半數65歲及以上老年人有骨關節退變的表現。日常要減少關節負重和過度大幅度活動,適當鍛煉;多吃富含鈣磷的食物,如牛奶、綠葉菜、豆制品等;多曬太陽,必要時補鈣。
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最新文章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