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說內經素問18平人氣象論之胃氣脈

【原文】
黃帝問曰:平人何如?
岐伯對曰: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閏以太息,命日平人。平人者不病也。
常以不病調病人,醫不病,故為病人平息以調之為法。
人一呼脈一動,一吸脈一動,日少氣。
人一呼脈三動,一吸脈三動而躁,尺熱曰病溫,尺不熱脈滑曰病風,脈澀曰痹。
人一呼脈四動以上曰死,脈絕不至曰死,乍疏乍數曰死。
平人之常氣稟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氣也,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
【點評】此段重點解讀脈搏與呼吸之間的關系。
①平人:正常之人,陰陽平和之人,健康之人。
②太息:生理現象。以呼氣為主的深呼吸。正常人的呼吸中,一呼一吸稱為一息,一息脈動四次,三息之后有一次深呼吸,脈五動,脈診上稱為“閏以太息”。病理情況下,若患者頻頻吸氣,稱為善太息,它是一個癥狀,可由肝膽郁結,肺氣不宜引起。
寸關尺
③尺熱:如上圖,尺中部位皮膚發熱。
④少氣:指心動過緩。
⑤病溫:尺熱為急象,為陰不制其陽,為陽急,故為溫病。溫病者,陰少而陽亢故也。經前有云:冬不藏精,春必病溫”是此理也,單指陰不足其陽癥。
⑥病風:尺不熱而滑,緩而急,為過渡之象,陰略小于陽,不足以發溫病,故退而曰風。
⑦脈澀曰痹:尺不熱而澀,陽衰而陰盛也,陽衰不足以揚,則痹生也,脾陰克腎的說法甚是精準。
⑧乍疏乍數:忽慢忽快。
⑨平人之常氣稟于胃:指健康之人的正常,來源于胃氣。中醫學說的胃氣,其實是廣義的, 并不單純指“胃”這個器官而已,其中包含了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后天的免疫力、 肌肉的功能等。
⑩人無胃氣曰逆:逆,中醫指氣血不和、胃氣不順等所致病癥。
【整段翻譯】
黃帝問道:正常人的脈象是應該怎樣的呢?
岐伯回答說:人一呼脈跳動兩次,一吸脈也跳動兩次,呼吸之余,是為定息,若一呼吸跳動五次,是因為有時呼吸較長以盡脈跳余數的緣故,這是平人的脈象。
平人就是無病之人,通常以無病之人的呼吸為標準,來測候病人的呼吸至數及脈跳次數,醫生無病,就可以用自己的呼吸來計算病人脈搏的至數,這是診脈的法則。
人一呼脈一動,一吸脈一動,日少氣。
如果一呼與一吸脈各跳動三次而且急疾,尺之皮膚發熱,乃是溫病的表現;如尺膚不熱,脈象滑,乃為感受風邪而發生的病變;如脈象澀,是為痹證。
人一呼一吸脈跳動八次以上是精氣衰奪的死脈;脈氣斷絕不至,亦是死脈;脈來忽遲忽數,為氣血已亂,亦是死脈。
健康人的正氣來源于胃,胃為水谷之海,乃人體氣血生化之源,所以胃氣為健康人之常氣,人若沒有胃氣,就是危險的現象,甚者可造成死亡。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7離合真邪論...03-31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6八正神明論...03-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5寶命全形論...03-1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4血氣形志篇...03-10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3宣明五氣之...03-03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2藏氣法時論...02-24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1經脈別論之...02-17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0三部九候論...02-10
- [事件]心臟血栓會跑進大腦04-04
- [事件]過敏也會讓人掉頭發04-04
- [事件]鼻涕為何會五顏六色04-04
- [本站]胼胝.拇外翻.五指襪04-03
- [事件]過度操心其實是自戀04-03
- [事件]越怕焦慮越要面對04-03
- [事件]孩子抖腿有很多原因04-03
- [行業新聞]冰箱保鮮國際標準首次發布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