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事件>> 全麻 讓患者安全入夢鄉

全麻 讓患者安全入夢鄉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4-12-23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上一秒還在和醫生交談,下一秒已經進入夢鄉……全身麻醉如同一場神奇的夢境之旅,讓患者在無痛的沉睡中度過手術,醒來后仿佛一切如常。很多人認為麻醉就是簡單地打一針、睡一覺,實際上,這是一份艱巨且內容復雜的工作,背后隱藏著復雜的科學原理。


  主講人: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人民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 嚴 娟

  《生命時報》 2024-11-29 第1852期 第20版


  全身麻醉簡稱“全麻”,是一種通過藥物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使患者陷入深度無意識狀態,從而實現對手術無痛的醫學技術。在這場“夢之旅”中,患者將暫時告別現實世界的喧囂,進入一個由麻醉藥物編織的寧靜世界。

  全麻通常有兩種給藥方式:一是靜脈全麻,通過留置針給藥;二是吸入麻醉,用面罩或氣管插管給藥。對于大手術,麻醉醫生還會置入中心靜脈導管,便于快速輸血補液、泵入各種搶救藥物、進行循環調控及中心靜脈壓監測,以維持患者循環的平穩。全麻藥物進入體內后,會迅速作用于大腦和脊髓,抑制神經傳遞和感知,實現意識喪失、無痛覺和肌肉松弛三大效果。

  全身麻醉是一個需要精心控制和監測的過程,之所以能夠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引領患者進入夢鄉,得益于其多重安全保障機制。患者應充分了解麻醉過程,并積極配合醫生,才能獲得更好的療效。

  ①術前準備

  在手術前,麻醉醫生會詳細了解患者的病史、過敏史等信息,并根據患者的年齡、體重、健康狀況等因素,精確計算出所需麻醉藥物的劑量,制訂個性化的麻醉方案。這一計算過程復雜而精細,需要綜合考慮眾多因素,以確保患者在手術過程中既能安全無痛,又不會因麻藥過量而產生不良影響。患者需要簽署麻醉同意書,充分了解麻醉的風險和注意事項,遵循醫囑進行禁食、禁飲等準備。


  ②麻醉誘導

  手術開始前,麻醉醫生會使用麻醉藥物,令患者迅速進入深度無意識狀態。這一過程通常被稱為麻醉誘導。在誘導過程中,醫生會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確保藥物劑量適中。


  ③術中監護

  在手術過程中,麻醉醫生會利用心電圖、血壓監測、血氧飽和度監測等先進技術,實時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并根據外科手術進展情況、患者耐受力等適當追加麻醉藥物,以維持手術需要的水平。同時,醫生還會時刻關注患者的反應,一旦發現異常,會迅速采取相應的措施,確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④術后復蘇

  手術結束后,患者會在麻醉恢復室接受密切觀察。當血液中的藥物濃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時,大腦會逐漸恢復活動,患者就會逐漸蘇醒。這一過程通常需要10~30分鐘,其間醫護人員會持續監測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壓等生命體征,確保患者麻醉藥物完全代謝后能夠平穩過渡到清醒狀態,即完全蘇醒并能夠平穩呼吸。在復蘇過程中,醫護人員還會為患者提供適當的保暖和舒適環境,以減輕患者的焦慮和不適。


  全身麻醉過程看似平靜,其實患者的全身各個系統都經歷著不同的挑戰,存在一定的風險,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呼吸抑制。全麻藥物可能抑制患者的呼吸系統功能,導致呼吸抑制。因此,在手術過程中和術后復蘇期間,醫護人員需要密切監測患者的呼吸情況,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進行處理。

  惡心嘔吐。全麻后,部分患者會出現惡心嘔吐的癥狀,可能與藥物代謝不完全或手術刺激有關。臥床休息時可以適當抬高頭部,有助緩解癥狀。

  短暫記憶喪失。全麻藥物可能暫時影響患者的記憶力。這種影響通常是短暫的,隨著藥物的完全代謝,患者的記憶力會逐漸恢復。

  此外,全麻還可能引發低血壓、心律失常等不良反應,這通常與患者的個體差異、手術類型、麻醉藥物的種類和劑量有關。

  為了降低全麻的風險和不良反應,醫護人員會在術前進行詳細的評估和準備,患者也需積極配合。麻醉醫生需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和臨床經驗,可以準確判斷患者的麻醉需求,根據病人的健康狀況、用藥情況、過敏史、病史及既往麻醉情況決定最佳方案,并在手術過程中進行精準調控。只有確保全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患者在這場“夢之旅”中才能安心入睡,醒來后迎接健康的未來。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