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事件>> 中風有一些小眾癥狀

中風有一些小眾癥狀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5-1-8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性格突然變得偏執 患肢不由自主舞動 中風有一些小眾癥狀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教授 李思頡 □博士 王永樂

  《生命時報》 2024-12-20 第1858期 第17版


  中風,醫學上也稱為腦卒中,是一種由于腦部血管突然破裂出血或血管阻塞導致的腦組織損傷疾病,主要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兩種類型。人們熟知的腦卒中癥狀包括肢體無力、面癱和言語不清等。但在臨床中,腦卒中還有一些較少見的“小眾”癥狀,是由于特定的大腦部位受累引起。這些癥狀容易被忽視或與其他疾病混淆,從而延誤治療。

  我國成年人終身腦卒中患病風險高達39.3%。通常,突發腦卒中有以下幾個常見癥狀。

  1.平衡或協調能力減退或喪失,突發行走困難。

  2.突發視力變化、視物困難或重影等。

  3.突發面部不對稱,口角歪斜。

  4.手臂突發無力或麻木感,通常出現在身體一側。

  5.說話含糊不清。除此之外,以下幾種不尋常癥狀也要了解并高度關注。


  被迫“舞蹈”。中風患者可能出現偏側舞蹈樣動作,這是一種短暫、不規律、不自主的動作,類似于舞蹈,也有些患者表現為偏側的投擲運動。一項數據顯示,約1%的中風患者會有此類表現,且在出血性中風患者中更常見。大多數患者的“舞蹈”癥狀在半年內可以自行緩解。

  性格改變。大腦的額葉聯合區與認知、情感和精神行為有密切關系。當這一區域受損時,患者可能會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情感淡漠、反應遲鈍,易怒、精神欣快等癥狀。這些改變可能被誤認為是普通的精神問題,忽視中風可能性。患者劉奶奶平素溫柔聰慧,但她的家人最近發現她時常發呆、發脾氣,讓她休息卻非要干活,十分偏執,還經常丟三落四。就醫后,醫生考慮到患者有腦血管病史,讓她復查了頭顱核磁,最終發現其額葉存在新發梗死病灶。

  體象障礙。當卒中累及大腦頂葉時,可能引起體象障礙(即患者對自己的身體形象過度關注、夸大或者臆想)。患者會忽視病灶對側的肢體,甚至覺得自己的肢體不存在或存在多個肢體。這種癥狀在日常生活中表現為只使用病灶對側的手穿衣、活動,甚至在刮胡子、梳頭時也會忽視對側的存在,只刮一半的胡子或只梳一半的頭發。

  言語障礙。部分患者在腦卒中發作時,可能表現出言語障礙。除了常見的口語表達障礙之外,有些患者可能無法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言語意義,但自身仍有語言表達能力,這可能是病灶累及優勢腦半球顳上回后部導致。患者可能表現為話多而雜亂、難以聽懂、對答不切題,多數伴有閱讀和書寫功能障礙。

  發生急性腦卒中后,每分鐘約有190萬個腦細胞死亡,因此越早治療效果越好。發病后應盡快撥打急救電話,爭取在發病4.5小時內將患者送到有卒中中心的醫院接受治療。

  突發缺血性腦卒中的治療目標是盡快開通堵塞的腦血管,恢復腦血流,以減少腦組織壞死。目前,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方法有靜脈溶栓和機械取栓兩種。這兩種方法均具有極強的時間依賴性,發病4.5小時內無禁忌證者,建議盡早接受溶栓治療;超過4.5小時,但在24小時內的合適患者,可接受機械取栓。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