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事件>> 七件事傷陽氣

七件事傷陽氣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25-3-3 00:01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煙酒不離愛吃涼 久坐不動常熬夜 七件事傷陽氣


  廣東省佛山復星禪誠醫院中醫內科副主任中醫師 李培勇

  《生命時報》 2025-02-11 第1870期 第8版


  在中醫理論中,陽氣被視為人生命的原動力?!饵S帝內經》有云:“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币馑际钦f,人體內的陽氣好比天上的太陽,是維持生命的根本力量。陽氣充足,身體健康,精神飽滿;陽氣虧虛,百病叢生,生命力減弱。然而,現代生活中,許多行為正在悄然蠶蝕著人們的陽氣。

  煙酒不離:陽氣受阻,毒邪內侵。煙草屬燥熱之物,酒精性辛熱,燥熱辛散之品最易耗散陽氣。過度煙酒不僅會使人氣陰兩虛,還可能引發毒邪內生,進一步損耗人體的正氣。
  調養建議:1.戒煙限酒。減少煙酒攝入,尤其在陽氣不足的秋冬季節,更應避免飲酒,以免助濕生熱。2.食療保健。平時接觸煙酒過多者,建議常喝百合蓮子湯、枸杞菊花茶等,有助于清肺潤燥、養肝護陽。

  久坐不動:氣血瘀滯,陽氣難達。中醫有言,“久坐傷肉”,長時間坐著會導致氣血運行不暢,陽氣無法通過經絡輸布全身。尤其是久坐低頭、弓背等不良姿勢,更會損傷陽氣運行的通道——脊柱,進而引發腰酸背痛、疲勞乏力等癥狀。
  調養建議:1.勞逸結合。每坐1小時,應起身活動10分鐘左右,或進行簡單拉伸,到窗邊遠眺,有助于體內氣血流通。2.規律運動。中醫認為“動則生陽”,建議每周運動2~4次,每次持續30~60分鐘,有助于激發陽氣,促進全身氣血運行。

  經常熬夜:陰陽失衡,陽氣透支。中醫講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長期熬夜會導致生物鐘紊亂,白天陽氣得不到充分休息和補充,晚上不睡則“陽不入陰”,時間長了陰陽失衡,容易引發免疫力下降等問題。
  調養建議:1.規律作息。盡量在晚上11點前入睡,保證睡眠充足。2.養陰護陽。睡前用艾葉、生姜煮水泡腳,可溫補陽氣、助眠安神。3.勤曬太陽。太陽是自然界最大的陽氣來源,經常曬背有溫陽通絡的作用。

  過度勞累:陽氣消耗,體力不支。中醫認為,“勞則耗氣”,長期的體力或腦力過勞可使形神耗損,氣血生成不足,特別是精神壓力過大時,可損傷心脾,出現心悸、失眠、健忘、疲倦等癥狀。
  調養建議:1.規劃時間。注意勞逸結合、動靜結合,避免超負荷工作。2.藥膳保健。在醫生的指導下取適量黃芪、紅棗等泡茶,有助于補氣健脾、恢復元氣。

  嗜食寒涼:脾胃受寒,陽氣受損。脾胃是人體的“后天之本”,主運化水谷精微,提供陽氣。過多攝入寒涼食物會損傷脾胃陽氣,導致寒濕內生,影響氣血生成,引發胃痛、腹瀉等。
  調養建議:1.注意飲食。減少寒涼、生冷、肥膩食物的攝入,多吃性味平和的食物,脾胃虛寒者可多吃溫性食物,如紅棗、雞肉、牛肉、羊肉等。2.注意保暖。在寒冷的季節,要注意胃脘部和腹部的保暖,勿涉雨受寒。

  情緒壓抑:肝郁氣滯,陽氣難升。中醫認為,長期情緒壓抑會導致肝氣郁結,氣機不暢,影響陽氣的升發和疏泄功能,容易出現頭暈、胸悶、胃脹等癥狀。
  調養建議:1.怡情養性。積極參加社交活動,培養多種興趣愛好,緩解心理壓力,找到生活的樂趣。2.揉按穴位。胸脅不舒或情緒抑郁時,可揉按膻中穴(兩乳頭連線的中點)、太沖穴(大腳趾和第二腳趾之間的縫隙,向上約1.5厘米的凹陷處),有助于疏肝解郁、振奮陽氣。

  縱欲過度:腎精耗損,陽氣大虧。腎主藏精,腎精是陽氣的重要物質基礎??v欲過度會耗損腎精,導致腎陽虛衰,出現腰膝酸軟、畏寒怕冷、疲憊乏力等癥狀。
  調養建議:1.節制房事。注意房事有度,避免過度耗損腎精。2.艾灸補腎。艾灸腎俞(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關元(臍中下3寸)、足三里(小腿外膝眼下4橫指處)、神闕(肚臍窩)等穴位,可益腎助陽、行氣活血。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