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夏至,養生宜處事不驚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11-6-22 08:58
【byb.cn】?新華社天津6月20日專電(記者周潤健)6月22日將迎來我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夏至。有關專家表示,夏至后不久,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將隨即到來,值此時節,公眾起居調養應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宜晚睡早起。
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在每年陽歷的6月21日或22日,太陽到達黃經90度時,為夏至日。《恪遵憲度抄本》中說:“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夏至這天,太陽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南方各地從日出到日落大多為14個小時左右。
“不過夏至不熱”“夏至三庚數頭伏”。夏至這天雖然白晝最長,太陽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因為接近地表的熱量,這時還在繼續積蓄,并沒有達到最多的時候。俗話說;“熱在三伏”,真正的暑熱天氣是以夏至和立秋為基點計算的,大約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國各地的氣溫均為最高,有些地區的最高氣溫可達40℃左右。
夏至之后,我國大部分地區就進入盛夏了。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主任李艷玲在此提醒說,此時節,公眾的起居調養應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宜晚睡早起,而老弱者則應早睡早起,盡量保持每天有七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中午氣溫高,可用午睡補充夜里的睡眠不足,炎夏的午睡能降低腦溢血和冠心病的發生率。夏日炎熱,腠理開泄,易受風寒濕邪侵襲,夜間不宜一直開空調,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傳統中醫認為,“暑易傷氣”“暑易入心”。此時節,人們還要節欲守神,善于滿足,以保持樂觀的情緒,切忌大悲大喜,以免傷心、傷身、傷神,同時要注意戒怒,努力培養自己處事不驚、遇事不亂的心態。
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最新文章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