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力挺馬悅凌的結果將事與愿違

【byb.cn XJ】 近日,馬悅凌再次成為風口浪尖上的人物,甚至包括央視也參與其中,http://www.neimengedu.cn/doc_2894.aspx。與劉太醫、張悟本、劉逢軍的身份造假不同,這次炮轟的焦點在于馬悅凌的“吹牛B”上。換言之,就是馬悅凌號稱能治愈漸凍人癥。
網友力挺馬悅凌結果可能事與愿違
在媒體的狂轟之下,有網友為馬悅凌喊冤叫屈,希望以此來改善馬悅凌的生存環境,同時借此希望扭轉公眾和媒體對馬悅凌的“不良”印象。比如,鳳凰網健康頻道上http://survey.news.ifeng.com/admin_create_survey.php?surveyId=12765,有一個關于馬悅凌的相關調查,問,你相信吃泥鰍可以治漸凍人癥,結果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截止發稿時,已經超過40萬的網友力挺馬悅凌,占投票人數的80%以上。
鳳凰網關于馬悅凌事件的調查
截止時間,2011年7月3日10:50
疑問產生了,如果鳳凰網的調查是真實的,調查機制沒有漏洞,比如有不允許反復投票的功能,那么,幾十萬人都相信吃泥鰍可以治漸凍人癥,這種顯然背離科學的論調,不能不令我們深思馬悅凌事件背后的因素。我敢說,這些贊同的投票當中,能說出漸凍人癥是怎么回事的絕對不會超過1%。既然有如此多的人都不明白這病因,就盲目投票贊同馬悅凌,這多少也是一種民意的反映。目前央視新聞調查欄目,已經開始就此對馬悅凌事件進行深入的調查:http://www.neimengedu.cn/doc_2895.aspx
中國目前存在的三大問題,教育、醫療、住房,這些本應國家財政大量投入來保障的民生問題,卻逐漸地演變成了市場化的行為。就拿醫療來說吧,財政投入不足,醫務人員的工資都不夠發的,只能在藥品、檢查等項目上找齊,雖然這種模式保障了效率,卻無法兼顧公平。現在醫改正在進行,在讓醫院將藥品變成零差價時,這塊虧空,財政能補上嗎?如果不能及時補上,醫院又靠什么來生存呢?
當然,在公平和效率之間,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做的完美無缺的。比如,在古巴這種國家,實行的全民醫療,看病也不用花錢,但是卻缺少效率。看一個病,要等很長時間。而美國呢,有醫療保險的人,看病到也不用發愁,但是高額的財政負擔,已經讓奧巴馬政府的財政捉襟見肘。
在中國,如果45歲以上的人能體會到,在改革開放之前,在城市里,大部分人的看病實行的都是公費醫療,醫藥費由單位或者財政負擔。那時,很多單位都會組織員工做廣播體操,注意身體鍛煉和疾病的預防。畢竟,注重了預防,國家和單位自然會省下不少的錢。
但如今,醫療社會化了,和單位沒有關系了。員工身體的好壞,成為了自己的事。因而,當患者去醫院看不起病時,或者醫院治不好病時,他們只能自尋出路,尋找一種能解除病痛的良方,不管這種方法是不是正規或者科班。這就給很多“民間中醫”找到了市場,也是他們生存的土壤。換言之,是目前這種醫療制度造就了張悟本、馬悅凌現象,這其實是一個社會問題,板子不能打在某一個人身上。
實事求是的說,張悟本、馬悅凌們的學說有沒有合理成分?當然有,如果完全是異端學說,在信息如此透明的今天,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粉絲和追隨者。
但是凡事都有度,超過了這個度,就是謬誤。張悟本、馬悅凌之所以成為眾矢之的,和他們的做人準則有關,如果一定要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就是陽氣盛而陰氣弱,或者說是陰虛火旺。因為張悟本號稱能拿諾貝爾獎,號稱自己是“京城最貴的醫生”;而馬悅凌則稱能治愈世界難題的漸凍人癥,同時享受“健康教母”這個稱號,這明顯是挑戰人們普遍的價值底線。因此,他們遭到抨擊也就不難理解了。
中醫存在了幾千年,為什么沒有形成一個產業做大,原因正是,一旦將醫的利益最大化,其最后的結果將背離中醫的宗旨---上醫治未病。而西醫永遠強調的是治已病,因為這最符合藥廠的利益。
治未病和治已病本身就是一對矛盾,當大眾都注意養生了,都注意健康的生活方式了,生病的人自然就會少了,尤其是慢性病,那么,對治已病的醫院來說,利益將會極大的減少,利益之爭,也必然會讓張悟本、馬悅凌們最終失去生存的空間。
如果馬悅凌們真是有菩薩心,行善,那她就應該少招搖,少把利益放在前面,能治幾人治幾人,要知道,如果這個世界上的人,都懂得養生了,都有健康的生活方式了,都長壽了,這個地球的壽命就該到頭了。為什么呢?因為地球養不活這么多人。80、20原則本身就決定了,能健康長壽的人永遠是少數。如果馬悅凌們想行善,你只要關注這些少數人(“20”)就行了。這才是你力所能及的事業。
回頭文章開頭,當馬悅凌吃泥鰍的學說竟然受到那么多人的追捧時,有關方面更愈加的堅定了要打擊之決心,這與網友們的初衷可能剛好相反。網友同情心越重,打擊之力就會越重。而對于這些“民間中醫”來說,還沒長大就完全胎死腹中了,這不能不說是一件很悲哀的事。
附:6月29日,本站也對馬悅凌事件進行了第一次嚴格的投票調查,從情況看,網友們還是比較冷靜和客觀的,與鳳凰網的調查情況完全相反,大家可以參看一下:http://www.neimengedu.cn/vote.aspx?vid=10
- [本站]胼胝.拇外翻.五指襪04-03
- [本站]說說過敏那點事03-27
- [本站]從春眠不覺曉這首詩說起03-20
- [本站]說說抑郁癥那點事03-13
- [本站]東北.糖尿病高發.滑雪03-06
- [本站]AI讓醫療平權正變為現實02-27
- [本站]急性胃痛剛好又出現體位性眩...02-20
- [本站]春節夜急性胃痛用Deeps...02-13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