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事件>> 民以食為天:期待食品安全的明天

民以食為天:期待食品安全的明天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08-11-27 09:09

  【byb.cn】?中美食品安全政策研討會之后,美國食品藥品監管局(FDA)分別在北京、廣州、上海設立辦事處,其目的是幫助中國進行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方面的能力建設,并對中國出口至美國的食品藥品進行檢查。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尤其是食品貿易不斷擴大,食品安全問題也就越來越國際化。

??  ? “幸福”的豬

???   在德國,有一頭豬正自在地休息,輕柔的音樂環繞著它。它從小到大都生活在這里,一切都那么熟悉。不過,今天有些異常。它已經12個小時未曾進食,不過飲水不曾中斷。醫生對它進行了全面檢查,證明它身體健康,未發現任何疾病癥狀。

???   不過,這絕不是一頭幸福的豬。因為它所在的地方是德國一家肉制品公司的屠宰場,它所面臨的是二氧化碳帶來的絕命窒息。一個半小時后,它將變成一塊塊處理妥當的肉進入冷藏庫。

???   德國一項最新統計顯示,目前德國每年人均肉類消費量約87公斤,除了50公斤豬肉外,還有牛肉、鴕鳥肉、家禽肉類等。在德國,為保證肉類品質,飼養、加工、銷售通常都在一個企業內部進行。上述那頭豬的遭遇是它的所有同伴都會經歷的過程。“屠宰前,要讓動物進行充分休息,并播放一些柔和的音樂,這有利于降低組織器官中微生物的含量,便于肉的儲藏。


  屠宰前讓動物充分飲水,輕度饑餓,一般斷食12小時,這能減少腸胃對屠宰過程的污染,而且可使血液變稀,有利放血。”這就是看似幸福的殘酷背后。同時,也是德國人得以安心食用豬肉的保障。

???  他山之石

???  為了保證食品安全,各國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嚴格的標準、有力的監督與令人生畏的處罰可以說是各國措施的共同點。

???  在英國,養雞場排籠里面的雞稱為“受虐雞”,它們產出的蛋,被稱為“受虐蛋”,被認為是不健康的。英國要求養雞場的雞長到130天后,白天在野外至少活動8小時,晚上進入雞棚。雞除了吃天然的草、蟲或樹葉外,還要配以合適的飼料。這樣,產下的蛋才有營養。日本除了嚴格管理雞的生長過程外,下蛋后一年,因為蛋質量下降,雞就會被淘汰。


  在加拿大,養雞場的雞舍標準、飼料配給、相關藥物等都必須遵守相關組織嚴格規定并接受定期檢查。雞蛋的安全則由覆蓋全國的檢驗員嚴格監督。

???  在每年人均牛奶消費量為115升的瑞典,每頭奶牛都有身份證,記錄了奶牛的個體身份、育種記錄、健康記錄以及每天的采食量、產奶量等相關信息。一旦牛奶出現問題,能夠查找到每頭牛的身上。


  瑞典飼料企業必須有合格證書才被允許向奶牛場提供混合飼料,這些混合飼料是由天然成分配制而成的,不含抗生素,不含產量增長劑,不含任何人工合成的添加劑。此外,奶農還必須通過專門考試取得奶牛飼養證。

???  美國擁有較完善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監管機構聘用流行病學專家、微生物學專家和食品科研專家等,采取專業人員進駐食品加工廠、飼養場等方式,從各個環節進行全方位監管,構成覆蓋全國的立體監管網絡。與之相配套的是涵蓋食品產業各環節的法律及產業標準。一旦被查出問題,食品供應商與銷售商將面臨嚴厲處罰和巨額罰款。

???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

???  如今,一國生產的食品擺上他國貨架已是司空見慣。幾乎任何食品出現問題,都會牽動各國人民的心。日本的問題醬油、問題芥末醬,美國的花生醬沙門氏菌污染及中國乳品三聚氰胺污染,樣樣都讓人心驚膽戰。加強各國食品安全監督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已是各國共識,加強民眾安全意識也是不可忽略的任務。

???  在英國,許多消費者保護協會都向大眾郵寄關于食品安全的小冊子,其中關于肉制品安全的知識最多。從生產到包裝再到銷售,英國人甚至知道每個環節的標準。這樣,他們在購買時就能做到心中有數,同時也對生產者與銷售者增加了壓力。不難做到的事,卻可以帶來不容忽視的積極效果。

???  我們期待,有一天,我們可以吃水果不擔心殘留農藥,可以吃雞蛋不擔心有毒菌類,可以大塊吃肉不擔心致癌物質……
??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