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快餐與乳糜血的故事

長沙一嬰兒患怪病,生有乳糜血
舜網訊 2010年8月5日,湖南省兒童醫院新生兒三科,出生僅40天的寶寶抽出來的乳白色血液。這個看上去和正常孩子沒什么兩樣的寶寶患上了高脂血癥,這種疾病非常罕見,國內尚沒有查到相關的文獻報道。
新生兒乳糜血
寶寶出生于云南,是早產兒,在出生7天檢查時一切正常,但出生20天時因嘔吐在當地的縣級醫院住院時發現血脂增高、血紅蛋白增高,7月27日轉入湖南省兒童醫院。入院時肝脾大小正常,肝功能也正常,但護士在給她抽血時,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血的顏色比正常血顏色偏淡,尤其是靜置幾分鐘后,血竟然會慢慢變成乳白色。70高齡的老教授都驚訝地稱是生平第一次見到這種奇怪的現象。當地醫院考慮為“乳糜血”。
如今小南南在該院住院十天了,現已發現肝脾增大,肺部感染,貧血,眼底病變,通過眼科數碼照相顯示,該孩子視網膜動靜脈呈白色(正常應呈紅色)。據科室主任黃瑞文教授說,這種現象非常罕見,國內尚沒有查到相關的文獻報道,目前可以確定的是該患兒患有高脂血癥,原因是脂蛋白代謝異常或脂質沉積癥,這是一種先天性遺傳代謝性疾病,具體病因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檢查。
黃瑞文解釋說,小南南出生7天時檢查正常,后來病癥才慢慢顯現,可能是因為嬰兒從母體出來前,是靠母體代謝的,脫離母體后,自身代謝功能缺失的癥狀才會逐步顯現。高血脂癥脂質沉積在各個器官上,將對臟器功能造成極大影響。由于這種病例非常罕見,目前主要是采取對癥治療,要完全治愈可能很困難。
其實,不只是中國大陸有這種情況發生,07年臺灣的中時電子報也有類似報道。
全臺哪里人的血最“油”?
據臺灣血液基金會統計,近三年,以新竹中心血袋呈乳糜血的比例最高,且逐年攀升。去年,新竹中心乳糜血血袋比例高達7%,臺中人捐的血則“最不油”。
正常血和乳糜血對比
“乳糜血”是指血液含脂量過高,導致外觀混濁,甚至呈乳白色。臺灣血液基金會業務處長林敏昌表示,“乳糜血”的血清多會被醫院“退貨”,但分離出來的血小板及血紅素還是很有用。
捐血前清淡吃 血仍油有問題
臺灣血液基金會全省有六個捐血中心,各捐血中心不排斥乳糜血捐贈者,但基于健康理由,會在事后寄發衛教單張,提醒當事人下次捐血前,三餐盡量清淡;若還是有乳糜血現象,可能有代謝癥候群,應考慮就醫。
日前大臺北捐血中心表示,臺北人捐的血愈來愈“油”,臺灣血液基金會指出,臺灣民眾的血有愈來愈油的趨勢,據統計,6個捐血中心每年大約收到230萬袋捐血,2004年收到乳糜血五萬七千多袋,占2.4%;2005年乳糜血有六萬七千多袋,占2.9%;去年增為八萬一千多袋,占3.6%。
臺中人血油是新竹的十分之一
區域方面,涵蓋桃竹苗的新竹捐血中心去年收到32萬多袋捐血,其中有兩萬兩千多袋乳糜血,占7%,居各中心之首。
其次依序是涵蓋基隆及臺北縣市的臺北中心65萬多袋捐血,乳糜血四萬一千多袋,占6.2%;高雄中心乳糜血占2.4%、臺南中心占1.3%、花蓮中心占0.7%、臺中中心占0.65%。
林敏昌強調,近三年,新竹中心與臺北中心血袋“油度”在伯仲之間,但新竹中心始終略勝一籌。是桃竹苗地區民眾吃得太“營養”嗎?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副局長吳秀英表示,該局曾在2002年針對民眾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進行總體檢,發現以年齡層分,銀發族的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明顯偏高,但未進行區域性研究,因此不確定造成桃竹苗民眾“油血”比例較高的原因為何。
- [本站]胼胝.拇外翻.五指襪04-03
- [本站]說說過敏那點事03-27
- [本站]從春眠不覺曉這首詩說起03-20
- [本站]說說抑郁癥那點事03-13
- [本站]東北.糖尿病高發.滑雪03-06
- [本站]AI讓醫療平權正變為現實02-27
- [本站]急性胃痛剛好又出現體位性眩...02-20
- [本站]春節夜急性胃痛用Deeps...02-13
- [事件]流失的肌肉可以長回來04-08
- [事件]食物過敏成多國餐飲的新挑戰04-08
- [事件]白葡萄酒與皮膚癌關系大04-08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8通評虛實論...04-07
- [事件]整夜不睡體內炎癥增加04-07
- [事件]力量訓練對老年失眠有幫助04-07
- [事件]挖鼻孔致動脈血管破裂04-07
- [事件]社會角色多健康感覺好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