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事件>> 開心網 是否已成為新的網癮隱患

開心網 是否已成為新的網癮隱患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08-12-21 09:30

  “我的身價都快過萬了”、“我昨天又把你買來做奴隸了”……近來,很多辦公室職員對名為開心網的網站異常著迷,長達七八個小時在網上買賣“奴隸”。他們算不算網絡成癮?

  11月8日,由北京軍區總醫院制定的《網絡成癮臨床診斷標準》在京通過專家論證,首次將網絡成癮納入精神病范疇。


  網絡成癮,究竟如何界定?網癮患者如何擺脫網癮?近日,記者探訪了位于大興區的北京軍區總醫院青少年心理成長基地。昨天,標準的主要制定者、北京軍區總醫院醫學成癮科主任陶然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

  開心網成新的網癮隱患

  對大多數人來說,開心網只是個網絡社交游戲,但對一部分人卻有不一樣的含義:有的人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登錄開心網,有人以在“爭車位”游戲中給別人貼條為樂,甚至為此熬到深夜不睡。有網友總結說,對開心網上癮的典型癥狀還包括:出遠門前為把“車”停在哪里才能不被貼條而發愁,奴隸賣不出去也發愁,為某事拿不定主意時,首先想到的是在網上搞個投票。

  北京軍區總醫院醫學成癮科主任陶然說,因過度沉溺于開心網,越來越多的人不能從網絡的虛擬關系中完全脫離出來,可出現自信心膨脹、自我評價過高等高漲情緒反應。部分嚴重的患者,幾乎完全與現實隔離,甚至出現妄想。長期發展下去,就形成了新的網絡關系成癮,成為一種病態。

  “6小時”成判斷基本準則

  《網絡成癮臨床診斷標準》的最大成就是確定了網絡成癮的“6小時”標準。陶然說,就是一個人使用網絡的目的不是為了學習和工作或者不利于自己的學習和工作,平均每天連續使用網絡時間達到或者超過6小時,且此癥狀已經達到或超過3個月,即可診斷為網絡成癮。

  “6小時”是不可逾越的節點,就像非典時期人們說的“38度”,是判斷病情的一個最重要最明顯的標志。

  此前,各國對網癮患者持續上網的時間沒有統一的說法,認為4個小時或5個小時的居多?!拔覀冇昧?年的時間,對3000名網癮患者進行調查研究,確定時間標準為9.3±3.2小時,最終取其下線及其整數,定為6小時。”陶然說,這個時間恰巧和美國專家同天公布的研究數字不謀而合。任何人都可以按這個標準進行自測,接近6小時則是高危人群。但如果因工作每天在網上逗留10個小時,不能算網絡成癮。

  九成孩子因父愛缺失染網癮

  按照診斷標準,網絡成癮分為5類:網絡游戲成癮、網絡色情成癮、網絡關系成癮、網絡信息成癮、網絡交易成癮。其中,網絡游戲成癮所占的比重最大,患者絕大多數是青少年,約95%是缺少父愛的男性青少年。

  陶然說,青少年對網絡的過度沉迷其實僅是一個表象,背后的主要因素是心理問題,他們的心理問題又主要源于家庭傷害。通過對3000余名患者病例統計發現,排名第一的傷害是父愛缺失,占87%。排名第二的是父母的教養方式兼有溺愛和控制。

  研究發現,大部分網癮青少年,其父母在孕期的情緒非常焦慮;在孩子1-3歲期間,父母有半年以上的分離,沒有構建良好的親子關系;2-3歲期間沒有建立滿足感的延遲,通常孩子“要啥給啥”;6歲以后普遍缺乏父愛。如工作狂的父親、愛憤怒的父親、性格過于內向木訥、逆來順受的父親都易造成父愛的缺失;父子、母子之間的有效溝通時間每周平均小于一小時等等,都是造成孩子成癮的原因。

  此外,目前在網絡成癮診療基地接受治療的網癮患者中,年齡最小的僅12歲,最大的41歲。不少成年人也因為生活壓力、感情等問題,試圖借上網回避現實或緩解不良情緒,結果上網成癮,因此,網癮不是青少年的“專利”。陶然說,全國網絡成癮的患者比例占到總人口數的13%。北京網絡成癮的患者比例更高,占13.6%。

  專家解答:

  昨天,就網絡成癮納入精神病范疇的有關問題,陶然進行了一一進行了答疑。

  記者:為什么把網絡成癮納入精神病范疇?

  陶然:網絡成癮是指個體反復過度使用網絡導致的一種“精神行為障礙”,表現為對網絡的再度使用產生強烈的欲望,停止或減少網絡使用時出現戒斷反應,同時可伴有精神及軀體癥狀。世界衛生組織有相關規定,凡是精神疾病必須具備兩點:給自己和他人帶來痛苦;社會功能受損。網絡成癮的人都具備這兩條。

  記者:網絡成癮的人就是“精神病患者”么?

  陶然:網絡成癮是一種精神心理疾病,網癮患者是具備精神科的醫療單位收治的對象。將網絡成癮患者納入到精神疾病范疇并非對他們歧視,相反卻是對網絡成癮者的一個警醒,也是對家長的一個提醒。對于目前“精神疾病”和“精神病”的爭論,反映了一些非專業人士在精神心理衛生知識方面的科學知識急待普及。

  記者:怎樣預防和治療“網絡成癮”?

  陶然:首先,發現后不要恐慌,要及時去醫院檢查并配合治療,經系統治療后,大部分患者能夠實現臨床治愈,有效率為100%。同時還要提請廣大醫務工作者注意,網絡成癮與其他精神疾病共病的問題,比如與品行障礙、人格障礙、多動注意力缺陷、對立違抗障礙,在接診時要區別對待。

?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