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節氣五種人如何養生

【byb.cn】(來源:老中醫養生網)6.5日,是24節氣中的芒種。那芒種節氣是怎么回事呢?
?
芒種,是農作物成熟的意思。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九個節氣。每年的6月5日左右,太陽到達黃經75°時為芒種。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谷可稼種矣”。意指大麥、小麥等有芒作物種子已經成熟,搶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種最忙的季節,故又稱“芒種”。
春爭日,夏爭時,“爭時”即指這個時節的收種農忙。人們常說“三夏”大忙季節,即指忙于夏收、夏種和春播作物的夏管。所以,“芒種”也稱為“忙種”“忙著種”,是農民朋友的播種。“芒種”到來預示著農民開始了忙碌的田間生活。在芒種這個節氣,該如何養生呢?
?
芒種濕熱氣明顯重了起來。全國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人、廣東省中醫院肝病專科主任池曉玲教授指出,芒種養生應少乘涼飲冷,避免損傷脾胃,處于空調房間時,要注意調節室內外的溫差,預防“空調病”的發生。
?
飲食調養方面宜減酸增苦,補腎助肺,調理胃氣,可進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可多吃“瓜族”食物,如苦瓜、節瓜、青瓜、冬瓜、木瓜、西瓜、香瓜,以及綠豆、莧菜、枸杞葉、西紅柿、淮山、白術等。
?
火形人:養陰生津“瓜族”當家
?
體質特點:皮膚赤色,脊背肌肉寬厚,臉形瘦尖,頭小,肩背髀腹勻稱,手足小,步履穩重,性情急。
飲食調養:宜進食養陰生津的食物,如白茅根、西瓜、涼瓜、西紅柿、綠豆、冬瓜、木耳、絲瓜等。
藥膳可選擇“絲瓜粥”:鮮絲瓜1條,粳米100克,白糖少許。將鮮絲瓜去皮和瓤;粳米淘洗干凈備用。將粳米放入鍋內,鮮絲瓜切成長2厘米、厚1厘米的塊,放入鍋內,加入清水適量,置武火上澆沸,再用文火煮熟成粥,加入白糖即成。鮮絲瓜嫩者可不去瓤,直接切塊做粥。有清熱解毒,涼血通絡,潤肌膚的功效。
?
金形人:健脾益氣首選薏苡仁沙參
?
體質特點:體形比較瘦小,但肩背較寬,方形臉,鼻直口闊,四肢清瘦,動作敏捷,膚色較白。
?
飲食調養:宜以健脾、益氣、養陰為主的食物或藥食兩用之品,如薏苡仁、沙參、百合、莧菜、枸杞葉、木耳、桂圓、木瓜、椰子、香瓜等。
?
藥膳可選擇“薏苡杏仁粥”:薏苡仁30克,杏仁10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許。將薏苡仁、粳米淘洗干凈,杏仁去皮,洗凈。先將薏苡仁、粳米放入鍋中,加適量水,武火煮沸,再以文火熬煮至半熟,放入杏仁,繼續用文火熬煮到米熟粥成,加入冰糖即成。有健脾祛濕,補肝的功效
?
木形人:健脾養肝百合蜜桃正當時
?
體質特點:膚色蒼白,頭小,面長,兩肩廣闊,背部挺直,身體小弱,手足靈活。
?
飲食調養:宜服健脾益氣,養陰生津的食物,如蜜桃、西瓜、香瓜、青瓜、綠豆、木耳、玉竹、苡仁、百合等。
?
藥膳可選擇“薏苡百合荸薺煲”:薏苡仁30克,百合30克,荸薺250克。將薏苡仁、百合洗凈,用溫水發透,荸薺去皮洗凈,從中間切開。將荸薺、薏苡仁、百合同入瓦鍋內,加入清水適量,置武火上澆沸,再用文火燉煮45分鐘。可健脾、養陰、清熱。
?
土形人:防濕熱困脾“五葉蘆根飲”最佳
?
體質特點:皮膚黃色,面圓,頭大、肩背豐厚,腹大,大腿到跳脛部都生得壯實,手足不大,肌肉豐滿。
飲食調養:應避免暴飲暴食,以防損傷脾胃。宜進食健脾清熱祛濕的食物為主,如荷葉、薺菜、白茅根、蘆根、茯苓、冬瓜、西紅柿、西瓜、木瓜等。
?
藥膳可選擇“五葉蘆根飲”:藿香葉、薄荷葉、荷葉各3克,枇杷葉、鮮蘆根、佩蘭葉各30克,冬瓜60克,白糖適量。將上料洗凈,先以枇杷葉、冬瓜共煎湯代水約500ml,再加入其他藥同煎10分鐘,調入白糖即成。有芳香化濕,健脾醒胃的功效。
?
水形人:淮山茯苓可清熱祛濕
?
體質特點:體形比較胖,偏矮,頭較大,腮部較寬,腹部較大,膚色偏黑,腰臀稍大,手指短,發密而黑,怕寒喜暖。
?
飲食調養:宜多吃健脾祛濕之品,如淮山、太子參、白術、茯苓、綠豆、冬瓜、莧菜、枸杞葉、木瓜、椰子、香瓜等。
?
藥膳可選擇“苡仁赤豆湯”:苡仁、赤小豆各30克,紅棗5枚,白糖1匙。前2味洗凈入鍋,加水2大碗,小火慢煮1小時加紅棗、白糖,煮30分鐘,至豆爛離火,當點心吃。可清熱,健脾,利濕,養肝。
?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