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事件>> 管住醫生的"筆"只是個開始!

管住醫生的"筆"只是個開始!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09-1-23 09:24

  醫生如果總喜歡開某幾種藥物,不但這幾種藥物會受到監控,醫生本人也將被暫停資格,復崗后也會受到重點監控———廣州市衛生局日前透露,將在省內帶頭建設“陽光用藥”電子檢查系統,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看病就醫問題”。若察覺自己的處方有問題,市民可以通過衛生局網站或以書面形式進行投訴。

  醫生手中的筆向來是自由的。你得了什么病,得靠醫生判斷;該吃什么藥,得醫生說了算;該吃多久、吃多少,全憑醫生的一支筆下單。病人呢,自然是被動者,在醫生強大的專業知識面前是外行,任憑醫生筆走龍蛇,也只有選擇相信和埋單。如今雖然借助電子技術的幫助,患者的技術劣勢似乎有望改善,可是,怎么分辨醫生總開老藥方是利益驅動還是治療需要呢?比如說,慢性病患者需要的可能來來去去就是那幾種藥。但無論如何,天馬行空的醫生處方能被納入規范的軌道,總是好事。

  雖然,這好恐怕有限。據悉,我國目前80%以上的藥品都是通過醫院銷售到消費者手中的。建國初期國家對醫療領域實行的“以藥補醫”的特殊政策,隨著近年市場經濟的滲透,演變成為“以藥養醫”。醫院對藥品企業來說是買方市場,對患者來說是賣方市場,就是因為它擁有絕對的壟斷權,擁有處方權,因此不少醫院可以將藥品利潤放大到極致。

  新華網曾給網友們獻上了一張“藥價上漲流程圖”:出廠價20元的藥品經過層層“注水”,到患者手里已經變成了98元,加價率近400%!這里面,除了醫院擺明車馬的加價外,買方市場中藥商的激烈競爭,使得藥商需要支出的“公關費用”,絕不僅僅是醫生處方上;而所有這些占了大頭的“公關費用”最后都“羊毛出在羊身上”,像火箭一樣推動藥價飛漲。

  因此,只有當藥品進入公立醫院過程中所有環節均受到監督,看病貴、藥價高才可能得到有效控制。管住醫生的筆,僅僅只是一個好的開始。

  此外,變通的智慧也是無窮的。比如,不管衛生部如何強烈要求“必須取消藥品加成”,減了的藥價就像跳水的王八,穿上“藥事服務費”的馬甲,晃晃悠悠又上岸了!再說,如果“以藥養醫”實在不行,還有“檢驗養醫”、“檢查養醫”呢?可見,電子監測只有一個“陽光用藥”是遠遠不夠的啊。

?

?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