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事件>> 二手煙危害>PM2.5 防肺癌先控煙

二手煙危害>PM2.5 防肺癌先控煙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13-1-30 08:09

  【byb.cn】?(來源:搜狐健康)近日,健康網站家庭醫生在線攜手廣東省人民醫院、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共建的腫瘤頻道正式上線。它由知名腫瘤專家廣東省人民醫院副院長吳一龍教授,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內科副主任張力教授聯合擔任頻道主編,保證其專業性。

?

  醫學指導:廣東省人民醫院副院長、廣東省肺癌研究所所長 吳一龍教授

?

  中山大學肺癌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內科副主任 張力教授

?

  《2012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顯示,全國每分鐘有6個人被診斷為癌癥,肺癌、肝癌位列癌癥死亡原因的前列。大眾非常關注癌癥方面的信息,并會通過網絡搜索相關信息,然而網絡上很多誤導人的信息,傳播量卻非常大。兩位教授就網絡上關于肺癌的熱點話題進行了解答。

?

  網絡謠言洶涌 時常誤導大眾

?

  吳一龍教授表示:“如果檢測出有EGFR突變的肺癌病人,服用厄洛替尼,治療有效率非常高。可這藥僅限于檢測出有EGFR突變的肺癌病人,適應癥是非常少的。然而,我看到有微博號召肺癌患者都吃這種藥,并且傳播量非常大。作為從事腫瘤疾病研究與治療的醫生,我深刻地認知到腫瘤科普的重要性。”

?

  而網絡上“肺癌患者放棄規范抗癌治療,選擇打坐調養,并每天刻意咳嗽,最終咳出腫瘤”的文章令張力教授印象深刻。他表示:“咳出腫瘤很正常,如醫學上的痰檢就能查出癌細胞。咳出了腫瘤不代表治好了腫瘤,咳嗽不可能咳出腫瘤的‘根’,若肺癌轉移到了骨、淋巴,這類轉移瘤也不可能咳嗽出來。”

?

  被動吸煙比PM2.5更可怕

?

  近日,PM2.5話題令人關注。吳一龍認為,被動吸煙比PM2.5的危害更為嚴重,致癌的幾率更高。“控煙”是預防肺癌的首要任務。

?

  他解釋道,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PM2.5非常細小,吸入肺中會沉淀到肺泡。“我們覺得PM2.5可怕,是這些可吸入顆粒一旦被吸入,直接就進肺泡中去了,無法清除;而煙霧最可怕的是,有害微粒會直接進入到身體的血液中。所以,吸煙不僅和肺癌有關系,它和整個呼吸系統都有關系,并是多種癌的誘因”。

?

  臨床顯示,肺癌患者中不吸煙的女性越來越多。“研究認為,這與被動吸煙有關,且吸煙導致了肺癌類型的改變,過去癌細胞存在于大氣道,而現在的癌細胞多存在于肺末梢。”吳一龍說,“遇到抽煙的人我們可以堅決地說‘離我遠點’。”

?

  有的人認為過濾嘴煙能隔離部分有害物質,相對更健康。張一龍表示:“實際過濾嘴煙更危害健康。過濾嘴把粗顆粒物隔離開,但細顆粒物可直接深入肺泡,引發肺腺癌。”

?

  肺癌等到表現有癥狀時,往往已經是晚期,吳一龍建議,45歲以上人士,每年要檢查一次肺癌專項體檢。通過低劑量的螺旋CT配合抽血檢驗可篩查出早期肺癌。老煙民、家族有肺癌病史等高危人群,體檢年齡要提前到40歲。

?

  PM2.5爆表 空氣凈化器難保有效

?

  對于,近來各地PM2.5紛紛“爆表”的霧霾天氣,空氣污染非常嚴重,因此有些家庭就使用空氣凈化器凈化空氣,這辦法是否有用呢?吳一龍教授幽默地調侃“你問我有沒有用,我也不清楚”,并且無奈地表示:“這是整個大環境的問題,對個人來說,確實無能為力去改善。作為一個普通的公民,還是應當從小事去保護環境,節約能源。”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