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 金牌產品陷入"質量門"

三聚氰胺的陰霾尚未散去,IGF-1幽靈再度來襲。蒙牛雪上加霜。2月2日,國家質檢總局向內蒙古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出公函:由于我國未對OMP的安全性做出明確規定,IGF-1物質不是傳統食品原料也未列入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如人為添加上述物質,不符合現有法律法規的規定,因此,責令蒙牛禁止添加上述物質。
公函還稱,如果蒙牛認為OMP和IGF-1是安全的,則需要按照法定程序直接向衛生部提供相關材料,申請衛生部門做出是否允許使用OMP及IGF-1的決定。
此前,蒙牛號稱的“來自乳中的乳蛋白,有助于構成或修復人體組織”的OMP,正是蒙牛高端產品系列特侖蘇的主要賣點。
盡管蒙牛方面發表聲明稱,OMP(“造骨牛奶蛋白”)與IGF-1(胰島素樣生長因子)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物質,但蒙牛已表示,從收到該函起,2月2日以后生產的特侖蘇已經不含OMP。11日,蒙牛乳業(2319.HK)股價大幅下挫10.2%,一度跌至9港元。
從民間到官方
對蒙牛特侖蘇OMP牛奶的質疑,并非第一次出現。
“早前的質疑多限于民間網絡論壇或者零星的媒體報道。”中國奶協常務理事王丁棉說。從2007年3·15期間,方舟子對特侖蘇OMP牛奶提出質疑后,他就開始研究特侖蘇OMP相關的問題。當時,方舟子指稱,OMP即為激素性蛋白IGF-1,而IGF-1會增加癌癥發病率。
“最開始,主要是在網絡上進行轉載有關專家的言論。”廣東省奶業協會秘書長林樹斌說。
據了解,從2007年5月31日至2007年6月15日期間,王丁棉等奶業專家通過南方奶業網發布了多篇與蒙牛特侖蘇OMP及IGF-1相關的文章和分析。據王丁棉回憶,當時,不少業內專家以實名或匿名的方式發表言論,在最高峰時期,網絡跟帖達250多條。
在網絡熱論的同時,業內不少專家開始撰寫分析報告。據悉,上海一位奶業專家就曾撰寫《也談蒙牛“特侖蘇”牛奶中的“造骨牛奶蛋白”—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可引發多種癌癥》。
“發現到很多問題后,我們也開始向有關主管部門反映情況。”王丁棉說。據了解,廣東省奶業協會曾向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廣東省衛生廳,廣東省工商局、廣東省農業廳等部門發出《關于蒙牛特侖蘇牛奶中添加造骨蛋白情況的反映》,書面反映蒙牛使用添加劑的情況。
2007年7月,廣東省奶業協會還向國家衛生部提出《關于對蒙牛特侖蘇OMP牛奶添加激素蛋白IGF-1合法性開展調查的請示》,明確提出,“IGF-1是屬于激素類藥物,經查,它尚未列入《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和《食品營養強化使用衛生標準》被允許使用添加劑的范圍”,“長期或過多食用對人健康必有影響”等內容。
不過,廣東省奶業協會在得到有關方面回饋之前,先迎來了蒙牛方面的壓力。據廣東省奶協一位負責人透露,蒙牛不僅派有關負責人親自到廣州與王丁棉談判,還游說中國奶協及相關主管部門的領導給廣東省奶協施壓。
據王丁棉透露,三聚氰胺事件后,業內專家還希望他就此事組織大家繼續向有關部門匯報,“但考慮到三聚氰胺剛剛重創中國乳業,才放棄了這個計劃,只是向前去廣東考察奶業的有關領導匯報相關情況,并配合部分媒體揭露蒙牛特侖蘇OMP牛奶的真相”。
“這次國家質檢總局算是給了個官方的聲音和態度。”王丁棉說。
?
- [事件]發生低血糖時首選食物是什么...04-22
- [事件]“小胖墩”為何越來越多04-22
- [事件]一天中容易長胖的四個時間點04-22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發生低血糖時首選食物是什么...04-22
- [事件]“小胖墩”為何越來越多04-22
- [事件]一天中容易長胖的四個時間點04-22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