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新增千余艾滋病 60歲以上老人增多

【byb.cn 】(來源:新京報)北京市衛計委昨天通報今年上半年北京艾滋病疫情,指出60歲及以上老年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呈增多趨勢。而新發病例中,通過男男性行為途徑傳播的感染率上升明顯,“男同”成高危人群。
流動人群感染居高不下
“感染人群以流動人口為主,首要途徑是性傳播。”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賀雄介紹,今年上半年,北京報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1680例,比去年同期的1388例增加21.5%,外省流動人群所占比例居高不下。
同時全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經性傳播的有12571例,比例高達7成多,其中同性傳播占49.6%。“部分高危人群呈現高流行態勢。”賀雄介紹,尤其是男男性行為人群感染率較高,上升明顯,已從2006年的22.8%激增到今年6月底的72.7%,明顯高于異性傳播所占比例,近幾年連續超過了5%的高流行水平。
老人感染艾滋的潛伏期更短
另外,北京60歲及以上老年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報告數也呈增多趨勢。從2007年的17例,增加到今年的48例,高齡組艾滋病人也多數是經性傳播感染,需要加以關注并采取相應的防控措施。
市疾控中心性艾所所長盧紅艷說,現在老年人壽命在延長,空巢或者與妻子關系不好等,確實存在嫖娼等高危婚外性行為的情況。很多老年人以為自己即使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也有好幾年的潛伏期,實際上老年人基礎病多,一旦感染艾滋病病毒,潛伏期會比年輕人明顯縮短,因此老年人要盡量避免高危性行為。
市衛計委表示,艾滋病病例目前面臨發現較晚,喪失預防與治療最佳時機等困難,今后的防艾工作將著重加強按照年齡段特征開展。
接受HIV檢測“男同”比例低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賀雄指出,由于流動人群自身的特點,使得針對該人群特別是其中的男男性行為者的各項防治措施較難有效落實。
男男性行為人群還存在高危行為改變困難,接受公共衛生服務特別是HIV相關檢測的比例較低等現象,這些均不利于艾滋病的早發現、早報告、早管理。
市疾控中心性艾所所長盧紅艷說,有個在夜店工作的“MB男孩”,通過男男性行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他隱瞞病情,并和女友結婚,結果把艾滋病病毒傳給了妻子。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