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壓力大導致七成職業人失眠


成年人每天需要睡6-8小時
此次調查采取的是網絡在線調查的形式,共有6萬多名湖南職場人參與。數據顯示,68%的湖南職場人日常睡眠僅為6小時或更短,甚至還有5%的人在4小時以下。而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6-8小時是成年人每天需要保證的睡眠時間。
“現在都睡得很晚,早上怕堵車,又起得很早。”在芙蓉區韭菜園附近工作的賀女士就是“少睡族”,她說,自己雖然晚上很少加班,每天吃過晚飯后,出去逛一逛,很快就到晚上10時左右。躺到床上之后,她就上網刷微博,看電影,她經常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深夜12時后大家還是很活躍,“如果在12點之前睡,老感覺睡得太早,像是吃了什么虧一樣。”
調查顯示,湖南有63%的職場人對自己的睡眠情況表示“不滿意”,主要原因是睡眠時間過短。有61%的職場人幾乎從未在晚上10時之前入睡,其中,認為自己長期晚睡的“三甲”群體分別是:創業者、媒體人和IT技術人員。
工作壓力大成“睡眠大敵”
為什么會大規模出現晚睡狀況?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加班。然而,湖南的調查結果顯示,“一直在想白天解決不了的問題”位列罪魁禍首,其次是“夜生活豐富打亂睡眠節奏”,這兩個因素的影響超過“加班”。
“其實這跟職場人的工作壓力緊密相關,雖然人不在加班,但心在加班。”長期關注職場生態的專家雷明認為,現代職場人平日工作壓力大,在睡前靜下心時,也難以擺脫焦慮、抑郁等多種心理狀態。
調查中,有17%的人經常性地被失眠困擾。其中,女性高達64%,男性僅占36%。雷明分析,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女性要面對工作和家庭的雙重壓力,遇事更容易鉆牛角尖或在心里反復掂量。
周末暴睡惡補損害健康
“平時睡不夠,周末‘大反攻’。”長沙某商務公司的職員黃先生說,這是他和妻子一向的做法。每到周末,他們都會拖到凌晨一兩點才睡,第二天一直睡到下午一兩點。在他看來,這是彌補整個星期“缺覺”的好方法,但每個周一起床都格外困難。像黃先生這么做的人不在少數,經常性的“缺覺”,讓周末補覺成為72%湖南職場人的選擇,而這種集中補覺往往長達10多個小時。
醫學專家提醒,這種“惡補”的做法若形成習慣,長此以往將打亂生物鐘、造成睡眠節律紊亂,導致“狂睡—失眠綜合征”,形成惡性循環。職場人多為腦力勞動者,選擇能夠放松神經的積極休息方式,才是正確的“補覺”方法。他建議大家平時適當留出時間午睡,晚上一步步提前自己的入睡時間。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