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揭開武則天長壽之謎

【byb.cn 】(來源:中國中醫藥報)能從去年到今年實現跨年熱播的電視劇,不得不提《武媚娘傳奇》了。在經歷"暫停"后,該劇于2015年元旦起恢復播出,收視率依然居高不下。除了網友熱議的"宮斗""事業線""顏值"等話題外,還有一項值得一提卻鮮有人知的武媚娘話題,似乎已經被很多觀眾和網友忽視,那就是她的長壽經驗。

眾所周知,古代帝王長壽者很少,武則天(公元624年-705年)作為中國封建王朝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的皇帝(67歲即位),又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她在唐代政治舞臺上歷經風雨五十多年,雖然飽經風霜,但是她直到晚年仍然耳聰目明,齒發不衰,還擁有著靚麗的容顏,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這背后的秘密又是什么呢?
先天繼承良好基因 后天練就出眾素質
據史料記載,武則天的母親楊氏出身關隴名門、軍事貴族之家,高壽92歲,這種先天的遺傳因子對武氏的長壽也是有一定影響的。我國學者對1000余名90歲以上老人進行分析,發現長壽遺傳具有多代連續長壽、女性長壽、長壽者后代子孫中的第1、2胎長壽等3個特點。科學家還發現,長壽家族中基因攜帶率低,而抗癌基因攜帶率較高。染色體是基因的載體,長壽老人的染色體畸變率較一般人低。武則天之父是軍人出身,通曉文墨,所以她自幼就有一個習文練武的良好環境,騎射、歌舞、音律、詩書,無一不學。后武氏入宮封為才人,掌管后宮的歌舞宴會,皇后車駕外出,她的這些才能又得到全面訓練。
武則天14歲入宮,立為才人,賜號"武媚",據記載,她擅長馴馬,有一次太宗得一駿馬,性情暴烈,難以馴服,為此嘆息不止。當時,武則天伺候在側,她對太宗說:"妾能馭之。"她敏捷地躍上馬背,任憑那馬怎樣嘶鳴跳躍,她緊握韁繩,鎮定自若,終于將馬馴服,由此可見,武則天的體質和心理素質的確不凡。適度的體育鍛煉可以通過改善機體的免疫功能而延緩衰老,保持機體的健康水平。"生命在于運動"的名言更是在她身上得到良好的印證。
入寺三年修習佛家氣功 結跏趺坐參悟養生之道
武則天曾經在感業寺做了3年尼姑。在這3年里,她練習禪定修習,整日參禪打坐,修身養性,學到了佛家氣功"結跏趺坐"功法,這也成了她長壽的重要原因之一。
禪定修習使她的養生智慧得到開發,使其重視人體的統一性、完整性及其與自然的相互關系。在她執政期間,一樣重視修身之道,在她萬機之暇,經常坐禪修道、調養身心,消除疲勞,清神明智,也是她長壽的原因之一。
恩威并施的君主情致養生的高手
武則天對于自己曾經的敵人或愛才不究,如曾揮筆疾書《討武曌檄》的唐朝才子駱賓王;或用心招撫,如年少時曾因參與謀反險被處死,而日后成為武則天得力助手的上官婉兒。此外,武則天興趣廣泛,能歌善舞,長于音律,還寫得一手好字。她這種開闊的胸懷不僅種謀略,也是修身養性的一種境界!
中醫養生學認為七情是人體致病的原因之一,武則天則深諳情致養生之道。所謂神形共養,即不僅注意形體的保養,而且還要注意精神(即神)的調攝,使其形體健壯,精神旺盛,身體與精神都得到均衡的發展。當人的精神
愛做"面膜"的"鐵娘子" 注重保養的女強人
隨著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自然醫學在重視自然理化因子對身體生理作用和治療作用的同時,也重視人、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之間的有機聯系和相互作用,強調心理活動和生理活動是共存于一個統一體的兩種既對立又統一的物質活動。指出良好的心理狀態可以增加機體的免疫能力從而有利于身體的健康和疾病的康復。武則天就很注重通過保養容貌來維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她有兩個很有名的美容秘方:一個是"益母草澤面方",這個方子收錄在蘇敬編輯的《新修本草》中,后來王燾在《外臺秘要》中也有所收錄,后世的醫書中也曾經收錄并改名為"神仙玉女粉",到明代李時珍時,在《本草綱目》中又恢復原名收錄。益母草是婦科的良藥,既可內服,也可外用。外用敷面,有治療膚色黑、祛除面部斑點和皺紋等功效;經常使用能使皮膚滋潤有光澤。
另一個美容方,是常敷面脂,類似于現在的面膜。這個方子收錄在王燾的《外臺秘要》中。這個方子的主要成分是用細辛、葳蕤、黃芪、白附子、山藥、辛夷、川芎、白芷、瓜蔞、木藍皮,加豬油煉成的。制作方法也很復雜,藥要切碎,然后用酒浸泡一晚,再煎制,慢慢形成凝固,才能成為面脂。葳蕤、瓜蔞、豬油有滋陰潤膚的功效,細辛、白附子、辛夷可以祛風通竅,黃芪可益氣補腎,川芎、木藍皮能活血保濕。所以這個面膜用后有助光潔皮膚、祛皺保濕,有美容效果。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