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華,男,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咽喉科學主任醫師/聽力學教授,
三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一項中央保健科研課題負責人,研究生(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和生物物理(臨床聽力學方向))導師,國家重點學科、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暨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應合作發展部暨臨床聽力學中心主任。助聽器驗配師國家職業技能鑒定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
主要研究方向為臨床聽力學、耳科學, 尤其在人工聽覺技術、助聽器選配、言語測聽研發、兒童聽力診斷等方面具有較好的造詣。
1988年畢業于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1994年至1996年在美國從事聽力學工作。從事耳科臨床和臨床聽力學研究20余年, 在教學和科研的同時常年堅持臨床一線為患者服務。
科研主要側重于言語測聽、人工耳蝸和助聽器的評價研究。曾首創了國內完整的漢語測聽體系—《漢語最低聽覺功能測試MACC》,現致力于《普通話言語測聽材料MSTMs》的等價性研究并獲得三項國家自然科學資金等資助。目前被國家藥監局、中華醫學會作為普通話評估助聽器、人工耳蝸國家指南之一, 美國聽力言語協會推薦的普通話言語測聽方法.
積極參與聽力學教育。在國內第一個推廣完全耳道式助聽器(CIC),以及倡導“雙耳數字化”選配和“永不放棄”理念。
現擔任《中國聽力言語康復科學雜志》常務編委、《聽力及言語疾病雜志》、《中國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中華耳科學》和《臨床耳鼻咽喉科學雜志》編委。為Ear and Hearing 和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diology 審稿。主編《助聽器》和《國家助聽器驗配師教材》,付主編《聽力學基礎與臨床》、《新生兒及嬰幼兒聽力篩查》,《5年制全國高等醫學院校教材-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編委。
發表專業論文60余篇,多次參加國際耳科學、聽力學的學術交流。多年來積極參與并組織“愛耳日”活動,配合世界衛生組織開展農村和社區防聾工作,并多次在中央電視臺等媒體宣傳聽力學、耳科學科普知識。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