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陵泉穴

【名稱】:陰陵泉
【歸經】:脾經穴
【拼音】:Yīn líng quán
【國際標準代號】:
SP09
【定位】:在小腿內側,當脛骨內側踝后下方凹陷處。
【主治】:腹脹,泄瀉,水腫,黃疸,小便不利或失禁,膝痛。
【刺灸法】:直刺0.5~1.5寸。可灸。
【描述】:
[穴義]脾經氣血在此會合。
[名解]
1)陰陵泉。陰,水也。陵,土丘也。泉,水泉也。陰陵泉名意指脾經地部流行的經水及脾土物質混合物在本穴聚合堆積。本穴物質為地機穴流來的泥水混合物,因本穴位處肉之陷處,泥水混合物在本穴沉積,水液溢出,脾土物質沉積為地之下部翻扣的土丘之狀,故名陰陵泉。陰陵名意同陰陵泉。
2)脾經合穴。合,會合也。本穴為脾經氣血物質中的脾土微粒會合之處,故為脾經合穴。
3)本穴屬水。屬水,指本穴氣血物質運行變化所表現出的五行屬性。本穴物質為脾經地部的泥水混合物,對外輸出的是地部水液,與脾經本身的濕熱氣血相比,本穴的外傳之液體現了水的陰寒潤下特性,故其屬水。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為脾土微粒和地部經水以及由脾土蒸發的氣態物。
[運行規律]脾土微粒沉積穴周,經水由本穴滲入地之地部,氣態物則循脾經上行。
[功能作用]排滲脾濕。
最新文章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
- [事件]嘴里沒味是健康警報04-09
- [事件]流失的肌肉可以長回來04-08
- [事件]食物過敏成多國餐飲的新挑戰04-08
- [事件]白葡萄酒與皮膚癌關系大04-08
- [書評]徐說內經素問28通評虛實論...04-07
- [事件]整夜不睡體內炎癥增加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