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萬醫生實名聲援被砍女醫生

[行業新聞] 作者 :byb.cn 日期:2015-7-21 00:01
【byb.cn 】(來源:新華社)據新華社電廣東省惠州市龍門縣人民醫院神經內科歐麗志醫生在查房時遭患者砍成重傷,不斷發生的傷醫事件再次引起社會關注。截至18日,由網友在微信等社交媒體上發起“百萬醫務工作者聯合簽名:堅決抵制一切暴力行為”行動,已有超過60萬名醫師實名聲援。人們在感到痛心和憤怒的同時,對暴力傷醫“零容忍”如何進一步得到落實也更加關注。
警方最新通報還原了女醫生遇襲案的全過程。據犯罪嫌疑人廖某林供述,7月15日上午9時許,他由于頭痛難忍,來到龍門縣人民醫院住院部找到之前為其看過病的醫生歐麗志,當時這位女醫生正在住院部醫生辦公室寫醫囑。歐麗志提醒廖某林要按規定到門診部看病。見此情況,廖某林認為歐麗志有推搪之意,加上認為自己的頭痛是歐麗志前年所開藥物副作用較大所致,于是“越想越氣”,遂從隨身攜帶的掛包內拿出菜刀追砍歐麗志并將其右手掌、左手臂砍傷。警方通報同時表示,經調查,廖某林的家屬也反映廖某林經常頭痛,且有自殺傾向。目前廖某林已因涉嫌故意傷害罪被龍門縣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
連日來,這起暴力傷醫事件在廣東乃至全國引發強烈反響。16日開始,廣州多家醫院發起為受傷女醫生祈福、加油行動,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發出公開聲明予以嚴厲聲討,醫院全體員工自發為受傷醫生捐款。17日,無數的轉發與大量的祝福,在全國醫療界人士的朋友圈里“刷屏”,許多醫務人員再次發起“百萬醫務工作者聯合簽名:堅決抵制一切暴力行為”行動,截至18日,已有超過60萬名醫師簽名。
針對這起暴力事件,廣東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17日晚間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醫療機構協同當地公安部門設立警務室或(和)警車,所有醫療場所要安裝視頻監控設備和報警裝置,24小時全方位、實時監控;配齊安保人員,提高防恐防暴能力;建立預警和快速反應機制。
>>專家說法
需通過醫改治本
香港艾力彼醫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莊一強認為,“提升安保措施是治標,不治本。在治標方面,對于患者行兇行暴有一定的震懾作用,也能增強醫護人員的安全感。但是歸根結底,‘堵’不如‘疏’,最終還是要通過醫改,解決治本的問題。隨著傷醫事件越來越頻繁,反過來說明醫改還是不能令老百姓滿意。”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黨委書記苗偉建議,在提高社會的法治意識之外,可借鑒國際經驗,類似交強險一樣,推出患者就醫的“醫強險”,針對醫療糾紛中的“醫學意外”(例如麻醉意外)、“醫療缺陷”(不可抗力、非醫療事故)對患者進行合理賠償。
警方最新通報還原了女醫生遇襲案的全過程。據犯罪嫌疑人廖某林供述,7月15日上午9時許,他由于頭痛難忍,來到龍門縣人民醫院住院部找到之前為其看過病的醫生歐麗志,當時這位女醫生正在住院部醫生辦公室寫醫囑。歐麗志提醒廖某林要按規定到門診部看病。見此情況,廖某林認為歐麗志有推搪之意,加上認為自己的頭痛是歐麗志前年所開藥物副作用較大所致,于是“越想越氣”,遂從隨身攜帶的掛包內拿出菜刀追砍歐麗志并將其右手掌、左手臂砍傷。警方通報同時表示,經調查,廖某林的家屬也反映廖某林經常頭痛,且有自殺傾向。目前廖某林已因涉嫌故意傷害罪被龍門縣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
連日來,這起暴力傷醫事件在廣東乃至全國引發強烈反響。16日開始,廣州多家醫院發起為受傷女醫生祈福、加油行動,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發出公開聲明予以嚴厲聲討,醫院全體員工自發為受傷醫生捐款。17日,無數的轉發與大量的祝福,在全國醫療界人士的朋友圈里“刷屏”,許多醫務人員再次發起“百萬醫務工作者聯合簽名:堅決抵制一切暴力行為”行動,截至18日,已有超過60萬名醫師簽名。
針對這起暴力事件,廣東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17日晚間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醫療機構協同當地公安部門設立警務室或(和)警車,所有醫療場所要安裝視頻監控設備和報警裝置,24小時全方位、實時監控;配齊安保人員,提高防恐防暴能力;建立預警和快速反應機制。
>>專家說法
需通過醫改治本
香港艾力彼醫院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莊一強認為,“提升安保措施是治標,不治本。在治標方面,對于患者行兇行暴有一定的震懾作用,也能增強醫護人員的安全感。但是歸根結底,‘堵’不如‘疏’,最終還是要通過醫改,解決治本的問題。隨著傷醫事件越來越頻繁,反過來說明醫改還是不能令老百姓滿意。”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黨委書記苗偉建議,在提高社會的法治意識之外,可借鑒國際經驗,類似交強險一樣,推出患者就醫的“醫強險”,針對醫療糾紛中的“醫學意外”(例如麻醉意外)、“醫療缺陷”(不可抗力、非醫療事故)對患者進行合理賠償。
相關文章
- [行業新聞]冰箱保鮮國際標準首次發布04-03
- [行業新聞]集采藥大降價 咋能降價不降...01-03
- [行業新聞]推動生育友好型社會建設12-20
- [行業新聞]九地試點設立外商獨資醫院12-01
- [行業新聞]衛健委:推行醫院檢查結果互...11-29
- [行業新聞]京居民平均期望壽命達82....08-24
- [行業新聞]中疾控: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11-26
- [行業新聞]北京發布重點場所AED電子...11-23
最新文章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