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滿月妹臍帶血救2歲白血病哥命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15-9-1 00:01
【byb.cn 】(來源:北京晚報)本報訊(記者代麗麗)襁褓中的妹妹用自己的臍帶血挽救了2歲哥哥的生命。北京市臍血庫第13例自存移植近日在人民醫院成功完成。
去年11月,陜北榆林的2歲男童小偉被確診患有急性髓性白血病。他們來到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求助,經過化療和醫生們的精細照料,病情逐漸穩定下來。化療是目前治療白血病的一種常用方法,但小偉的病情嚴重,如果只用化療,他長期生存的幾率只有20%至30%。醫生們果斷決定,最佳的治療方案就是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
專家介紹,骨髓、外周血、臍帶血是目前造血干細胞的三大主要來源。小偉的媽媽在懷孕期間,也曾考慮為小偉存儲臍帶血,但因為當時是在縣城生產,有地域限制的問題,按照規定,她沒有辦法在國家批準的正規臍血庫存儲臍帶血,所以小偉的那份臍帶血就很遺憾地被丟棄了。后來,小偉被檢查出白血病后,想到當初錯失的那份臍帶血,一家人后悔不已。好在,命運為小偉做了另外一番安排。在小偉患病期間,媽媽肚子里正懷著第二個孩子,而且這次媽媽非常重視儲存臍帶血的事情,早早地就跟北京市臍血庫簽訂了儲存協議。沒想到,這份儲存協議在孩子尚未出生時就發揮了作用。醫生告訴他們,如果配型相合,使用同胞妹妹的臍帶血為小偉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手術是很好的選擇。
今年7月10日,寶寶出生了,是個可愛的小妹妹。妹妹出生時,醫生保留了那份寶貴的臍帶血,并送到北京市臍血庫儲存。經過比對,妹妹的臍帶血與哥哥小偉的配型完全相合。真是太幸運了!根據專家的說法,造血干細胞的移植,即使是親緣之間,也并非有100%的幾率可以配型全相合,同胞的兄弟姐妹之間也不過只有25%的幾率。妹妹與哥哥的配型完全相合,這似乎真是冥冥之中命運的特意安排。醫生決定單純使用妹妹的臍帶血,為小偉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手術。那個尚在襁褓中啼哭的妹妹,還不知道自己已經用臍帶血點燃了小哥哥生命的希望。
小偉的主治醫生是北大人民醫院血液科的王景枝,他表示,小偉的造血干細胞移植手術進行得很順利,術后等待3至4周,如果小偉沒有不良反應,那么妹妹的造血干細胞就在哥哥的體內“生根發芽”了。
一個是才剛出母體的嬰兒,馬上就要進行臍帶血采集,另一個是僅有2歲大的幼兒,要進行臍帶血造血干細胞移植。兩個孩子都太年幼了,這對于他們來說是否存在著風險和難度?對此,專家介紹,臍帶血采集是在新生兒娩出后胎盤臍帶與胎兒完全分離以后進行的,因此對母親和孩子沒有任何副作用和不良影響。有親緣關系臍帶血的臨床移植效果非常好,患者存活率高,移植后排異反應發生率低、程度輕。因此,哥哥使用同胞妹妹的臍帶血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其配型相合率高,移植效果很好。
據悉,迄今為止,北京市臍血庫共存儲了20余萬份臍帶血,挽救了近700位患者的生命,其中,自體或親屬移植應用了13份。使用案例中,成人占48.6%,其中救治年齡最大患者80歲。體重超過100斤的患者,占近50%,其中體重最大患者100公斤。
去年11月,陜北榆林的2歲男童小偉被確診患有急性髓性白血病。他們來到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求助,經過化療和醫生們的精細照料,病情逐漸穩定下來。化療是目前治療白血病的一種常用方法,但小偉的病情嚴重,如果只用化療,他長期生存的幾率只有20%至30%。醫生們果斷決定,最佳的治療方案就是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
專家介紹,骨髓、外周血、臍帶血是目前造血干細胞的三大主要來源。小偉的媽媽在懷孕期間,也曾考慮為小偉存儲臍帶血,但因為當時是在縣城生產,有地域限制的問題,按照規定,她沒有辦法在國家批準的正規臍血庫存儲臍帶血,所以小偉的那份臍帶血就很遺憾地被丟棄了。后來,小偉被檢查出白血病后,想到當初錯失的那份臍帶血,一家人后悔不已。好在,命運為小偉做了另外一番安排。在小偉患病期間,媽媽肚子里正懷著第二個孩子,而且這次媽媽非常重視儲存臍帶血的事情,早早地就跟北京市臍血庫簽訂了儲存協議。沒想到,這份儲存協議在孩子尚未出生時就發揮了作用。醫生告訴他們,如果配型相合,使用同胞妹妹的臍帶血為小偉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手術是很好的選擇。
今年7月10日,寶寶出生了,是個可愛的小妹妹。妹妹出生時,醫生保留了那份寶貴的臍帶血,并送到北京市臍血庫儲存。經過比對,妹妹的臍帶血與哥哥小偉的配型完全相合。真是太幸運了!根據專家的說法,造血干細胞的移植,即使是親緣之間,也并非有100%的幾率可以配型全相合,同胞的兄弟姐妹之間也不過只有25%的幾率。妹妹與哥哥的配型完全相合,這似乎真是冥冥之中命運的特意安排。醫生決定單純使用妹妹的臍帶血,為小偉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手術。那個尚在襁褓中啼哭的妹妹,還不知道自己已經用臍帶血點燃了小哥哥生命的希望。
小偉的主治醫生是北大人民醫院血液科的王景枝,他表示,小偉的造血干細胞移植手術進行得很順利,術后等待3至4周,如果小偉沒有不良反應,那么妹妹的造血干細胞就在哥哥的體內“生根發芽”了。
一個是才剛出母體的嬰兒,馬上就要進行臍帶血采集,另一個是僅有2歲大的幼兒,要進行臍帶血造血干細胞移植。兩個孩子都太年幼了,這對于他們來說是否存在著風險和難度?對此,專家介紹,臍帶血采集是在新生兒娩出后胎盤臍帶與胎兒完全分離以后進行的,因此對母親和孩子沒有任何副作用和不良影響。有親緣關系臍帶血的臨床移植效果非常好,患者存活率高,移植后排異反應發生率低、程度輕。因此,哥哥使用同胞妹妹的臍帶血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其配型相合率高,移植效果很好。
據悉,迄今為止,北京市臍血庫共存儲了20余萬份臍帶血,挽救了近700位患者的生命,其中,自體或親屬移植應用了13份。使用案例中,成人占48.6%,其中救治年齡最大患者80歲。體重超過100斤的患者,占近50%,其中體重最大患者100公斤。
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
最新文章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