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原創>> 本站>> 十個中國人就有一個精神病

十個中國人就有一個精神病

byb.cn
[本站] 作者 :XJ 日期:2009-9-11 11:00
【分頁導航】

 

  對于精神病分類各國的標準不同,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精神病的分類逐漸系統化,目前我國對精神疾病的習慣分為十四種:


  1、腦器質性精神障礙:由于腦組織直接受到損害而造成的器質性精神病,如:腦外傷、腦出血、顱內腫瘤等因素所致。


  2、軀體疾病伴發的精神障礙:這是由于軀體疾病影響了大腦功能而造成的,如:心、肺、肝、腎發生疾病,導致腦供血、供氧不足;或代謝產物堆積,或水與電解質平衡紊亂,從而繼發腦功能紊亂。 


  3、酒依賴或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礙:由于長期飲酒形成依賴(成癮)后逐漸出現精神障礙,或在突然停飲后急劇發作。


  4、鴉片類及其他精神活性物質伴發的精神障礙


  5、中毒性精神障礙:某些非依賴物質(如苯中毒、鉛中毒、一氧化碳、食物中毒、醫學藥物中毒)短期大量或長期少量進入人體,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后,造成精神障礙。


  6、精神分裂癥:為較常見的重型精神病之一,多起病于青壯年主要可分偏執型、青春型、緊張型、單純型等,常見癥狀有:精神恍惚、狂躁不安、幻覺妄想、興奮躁動、打人毀物、抑郁多疑等,病程遷延不愈,病人及家屬痛苦萬分。


  7、偏執型精神病:以系統的妄想為主要癥狀。


  9、情感障礙:為較常見的重性精神疾病之-,以顯著而持久的情緒改變為基本臨床表現。


  10、心因性精神障礙:由嚴重精神打擊或強烈的精神刺激所致。


  11、與文化相關的精神障礙常見癥狀有:恐縮癥即害怕,身體某一部分縮進身體而死亡;由氣功走火入魔,所致精神障礙:由迷信巫術相關的精神障礙。


  12、人格障礙:人格特征明顯偏離正常,影響其社會和職業功能,本人精神上感到很痛苦。通常始于童年,并持續終生,主要有偏執型,反社會型、沖動型、表演型,依賴型、自戀型。


  13、性心理障礙:指兩性行為在心理上偏離正常而導致活動行為上的異常,常見癥有:窺陰癥、露陰癥、戀物癥、戀童癥、著裝異性癥。


  14、精神發育遲滯:童年起即表現為全面智力低下和社會適應困難。

 

  其實,精神病的發病情況遠不止這些。在我做健康咨詢的過程中,曾經就碰到過好幾個這樣的病例。其中有一個母親,說自己的孩子有兒童多動癥,總是也坐不住,精力不集中,問我如何調理。我只問了她一件事,我說你在懷孕的時候,是不是吃藥了。過了好長時間,這位母親說,只是因為在懷孕期間拔牙而打了點滴,我說,問題就在于此。

 

  眾多資料表明,青少年和兒童是心理問題增多的重要人群。少兒心理行為偏異會不會對將來的人生產生影響,一直深受人們關注。少兒時期的不少心理障礙都可能延續到成年或發展為成人精神病。除早期發現和進行有效干預外,追蹤觀察預后也非常必要。


  據不完全統計,少兒心理障礙目前已有30多種,其中以多動癥、品行障礙、情緒障礙、兒童虐待、孤獨癥、酒精或藥物濫用等最多見。分析了大量長期隨訪的數據,充分說明少兒時期的障礙遠期結局多與成年精神健康有密切關系。

 

  如兒童多動癥,30%的患者成年后,仍有注意力渙散、易沖動、人際交往技能不佳、情緒問題多等表現;

 

  以偷竊、逃學、說謊、離家出走等為主要表現的兒童品行障礙,多與成年反社會行為密切相關,而且品行障礙起病越早、行為問題越重或者合并多動癥、智力低下等因素,預后或后果就會越差,許多家長把打罵作為管教孩子的手段,研究顯示常受虐待的兒童,成年后往往有人格障礙物,如粗暴、激越作為、犯罪趨勢等。


  臨床中還發現成人精神分裂癥多在兒童期就存有某些個性特征,如出生低體重、智商偏低、學習成績差、性格孤僻、人際關系不良等。少兒情緒障礙是近年上升最明顯的心理疾患,現在認為,少兒期焦慮障礙多半會影響成年適應社會的能力,特別是兒童嚴重焦慮、恐怖或強迫癥,半數患者到成年仍有癥狀,有的還會發現為強迫人格或精神分裂癥。


  任何少兒心理行為的偏異都是遺傳因素和外界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從這個意義上講,為少兒應營建良好的心理環境將關系其一生的健康發展,是全社會都需要關注的事。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