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九成人愁二孩沒人帶 爭姓矛盾突出

【byb.cn 】(來源:新快報)一份網調報告顯示,二孩家庭經濟壓力一般,困擾因素更在育兒壓力和家庭矛盾.
■新快報記者 黎楚君 通訊員 朱昱子
★近半二孩家庭背負房貸
本次針對二孩家庭所做的網絡調查由廣東新聞廣播《二孩媽媽必修課》、母乳愛志愿服務隊及微信公眾平臺“我要生二胎”聯合發起,由廣東省人口發展研究院提供指導,共1.2萬個二孩家庭參與調查。調查發現,困擾二孩家庭的最大因素原來不是經濟壓力,近60%的二孩家庭表示,二孩帶來的經濟壓力“一般”,或者“很小”。調查顯示,多出一個孩子之后,一半家庭的花費增加2000元以內,花費主要用于購買食品和尿布等日常用品。同時,65%的家庭表示,兩個孩子的花費低于家庭月平均可支配收入的三分之一。母乳愛志愿服務隊隊長徐靚就在活動上透露,多位母乳喂養二孩的母親表示,二寶的月均消費僅三四百元,除了尿布之外幾乎沒有花費。
★“爭姓”“爭養”引家庭風波
調查發現,二孩帶來的最大壓力其實是“育兒難”。超過一半的二孩家庭表示,“1+1大于2”。二孩媽媽卓妮表示:“如果養一個孩子的難度是100的話,養兩個孩子的難度就是100乘100。光處理兩個孩子公平的問題就已經很傷腦筋了?!睂Υ?朱昱子分析,二孩家庭會產生新的問題:小到老大老二爭風吃醋、兩個孩子睡前搶媽媽,大到出現“爭姓”“爭養”等情況,都可能引來家庭風波。
她舉例說,曾有一位二孩媽媽在新媒體平臺留言,傾訴娘家和婆家爭奪二寶跟誰姓的問題。娘家稱如果二寶不跟姥爺姓,就要將女兒逐出家門;而婆家也表示,如果二寶隨外姓,也要將媳婦和二寶逐出家門。朱昱子表示,出現此類問題的家庭多數是娘家的獨女,非常盼望女兒能再生一個延續自己的姓氏。
廣東省人口發展研究院院長董玉整分析認為,全面實施二孩政策符合全社會的期盼。但要將好的政策落到實處,存在諸多現實的矛盾和困難。從社會方面來看,存在著男女性別平等、社會福利公平等問題;從單位來看,存在著人力資源配置、崗位設置安排、工作連續有序等問題;從家庭來看,存在著養育孩子與工作沖突、養育經濟成本較高、養育時間分配緊張、夫妻以及家庭成員之間矛盾、孩子之間矛盾等問題。董玉整認為,依靠個人或家庭克服所有的困難力量不足,需要政府提供各方面的政策支持。
★僅兩成受訪者愿做全職媽媽
調查顯示,高達86.5%的二孩家庭將“沒人帶”列作要二孩的最大困難。盡管生育假已經延長,但80%的受訪者表示不夠。為解決二孩帶來的人手負擔,部分媽媽不得不辭職回家,但愿意做全職媽媽的比例僅有兩成。對此,朱昱子希望社會充分保障女性的就業權,讓媽媽們生育二孩后還能重返工作崗位。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