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視頻-講座>> 養生堂長壽名醫話養生趙榮萊全集

養生堂長壽名醫話養生趙榮萊全集

byb.cn
[視頻-講座] 作者 :byb.cn 日期:2016-6-21 00:01
【分頁導航】


  國家級名老中醫、中醫脾胃大家趙榮萊本期繼續講述易水學派另一位名家:李東垣。李東垣作為易水學派宗師張元素的大弟子,在繼承張元素的醫學理論和臨床經驗外,在深刻研究了《內經》、《難經》、《傷寒論》等古典醫籍的基礎上,李東垣還獨樹一幟,提出“脾胃內傷,百病由生”的獨到見解,創立“脾胃學說”、成為中醫 “補土派”的鼻祖,對充實和發展中醫內科學術做出了卓越貢獻。那如何從古代名醫身上學到調理脾胃的辦法?趙老又是如何改良李東垣的名方,方便我們日常調理?

byb.cn

byb.cn

byb.cn

  李東垣《脾胃論》的核心是“人以元氣為本” 、“內傷脾胃,百病由生”,強調脾胃在人體中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脾胃為人體元氣之本:中醫認為人身的元氣是維系生命健康的物質根本,而元氣的盛衰全都依賴脾胃運化氣血的供養。元氣充足,人體健康,脾胃損傷,元氣不能得到供養,則元氣衰少產生疾病,所以有 “欲實元氣,當調脾胃”的說法。

byb.cn

  脾胃為后天之本,人體氣血生化之源,脾胃為人體氣機升降的樞紐,維持著五臟六腑功能的正常運行,中醫認為人的生命要有物質基礎,而且還有功能保障。充足的元氣保障了生命的存活,氣機運動正常才能保證五臟六腑功能的正常,才能使人體處于健康狀態。
  人體氣機運動方式為:升、降、出、入。脾胃居于中焦,脾主升清,胃主和降,是人體氣機升降的樞紐。如果脾胃受到損傷,將出現不同的升降失常的病變,如胃痛、胃痞、嘔吐、泄瀉等。

byb.cn

  同時脾胃內傷導致脾胃虛弱,不能化生氣血,氣血不足,則內不足以維持人體的身心活動,外不足以抵抗外邪侵襲,從而引起疾病的發生。如脾胃虛弱或脾胃功能失調,脾失健運,聚濕成痰、進一步影響氣血運行,最終可以造成痰濕瘀血阻滯經脈臟腑,甚至導致全身各個器官的疾病。如脾虛,體內的物質代謝運化、代謝、輸布紊亂,可以造成血糖、血脂增高, 動脈硬化、中風、心臟病 腦梗。又如脾氣虛弱,正氣不足,免疫力下降,加之痰濕瘀血聚積,引起腫瘤。再如,肥胖的問題困擾很多人,有些肥胖也與脾虛痰濕有關,所以不要忽視脾虛癥狀,長期不重視也會導致嚴重問題。

byb.cn

byb.cn

  而脾胃內傷最早的癥狀就是脾虛,如果您有神疲乏力,納呆, 語音低微,脘腹脹,大便溏薄,肌肉瘦軟,舌淡苔白,則說明您有脾虛的問題。趙老建議日常飲食要忌口生冷、辛辣、油膩的食物。

byb.cn

byb.cn

byb.cn

byb.cn

byb.cn

byb.cn

  除了要注意保養脾胃,李東垣在脾胃論中還獨創性的提出了脾虛引發陰火的理論:凡引起脾胃氣虛的火熱邪氣都可以叫做陰火,也就是氣虛發熱。表現癥狀為氣短乏力、身熱自汗、渴喜熱飲、舌質淡胖、脈大無力。那到底脾虛怎么辦?陰火怎么辦?

byb.cn

byb.cn

byb.cn

  趙老推薦李東垣名方,具有補中益氣,升陽舉陷功效的補中益氣湯。如果您有1.脾不升清證:氣短乏力、頭暈目眩、面色萎黃、納差食少、 大便溏瀉、舌淡脈弱。2.氣虛發熱證:氣短乏力、身熱自汗、渴喜熱飲、舌質淡胖、脈大無力。3.中氣下陷證:氣短乏力、納差便溏、久泄久痢、脫肛、子宮下垂,舌淡脈細弱。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此方。

byb.cn

byb.cn

byb.cn

byb.cn

byb.cn

  而如果只是日常調理,趙老改良補中益氣湯,挑選了其中的三味藥材,脾虛患者一周飲用五次,可達到健脾補氣的功效。

byb.cn

byb.cn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