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事件>> 中醫藥探索出防治"艾滋病"新途徑

中醫藥探索出防治"艾滋病"新途徑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09-12-5 10:19
【分頁導航】

?

  隨著中醫藥治療艾滋病的臨床研究逐步深入,臨床療效評價的方法也在不斷豐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中西醫專家,制定了“中醫藥治療艾滋病臨床技術方案――療效評價標準”,對項目實施效果的評價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應用目前國際公認的免疫功能和病毒載量這兩個艾滋病治療療效的金指標,并不能完全準確反映出中醫藥的療效。為了客觀反映中醫藥治療艾滋病的效果,體現出中醫藥特色與優勢,2007年,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成立了“中醫藥治療HIV/AIDS療效評價標準”修訂工作組,對原有的評價標準進行了修訂。

?

  據參與該標準制定的安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主任張國梁介紹,通過對5省市進行的2000例次臨床觀察,最終形成了《中醫藥治療HIV/AIDS療效評價指標體系》。該評價體系從艾滋病療效評價分期標準、基于艾滋病病人臨床結局評價、生存質量評價、終點指標評價、相關病癥及體征指標評價、生物學指標評價等6個方面,對中醫藥治療艾滋病臨床療效進行評價。這一指標體系以現有標準和最新證據為基礎,參考我國和國際上較為通用的評價方法和指標,充分考慮中國國情,體現了中醫藥特色與優勢。

?

  經過對全國5個艾滋病高發地區即河南、云南、廣東、安徽、北京的512例病例連續4個月的臨床觀察,初步研究結果顯示,隨著生存質量的改善,患者自我不適的主述明顯減少,反映出其生活質量有了明顯改善。

?

  張國梁表示,在評價體系修訂過程中還發現,患者每月感冒次數和天數、每月發熱次數和天數、每月腹瀉次數和天數、每月皮疹和皰疹的次數和天數都能反映患者病情和治療效果。

?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