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事件>> 誰陪中國老人走完最后一段人生路?

誰陪中國老人走完最后一段人生路?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09-12-9 09:24
【分頁導航】

?

  霍淑榮只盼著,將來國家要是能出一項政策,把所有護工都培訓、分級上崗,她就安心許多。

?

  事實上,對護理院來說,找護工也是件煩心事兒。“鳳凰”的老總袁延京指著一張巨大的照片對記者說,“她們走得就剩一個了。”照片上是大半年前,七個穿著白衣的年輕女護工,站在皚皚白雪中。她們在“鳳凰”待得最短的,還沒有堅持到一個月。

?

  由于“鳳凰”地處偏遠,工資待遇也只有區區千把塊錢,干的又是伺候失能老人的活兒,在北京幾乎招不到人。“北京的孩子對這樣的工作夾都不夾一眼的,父母也是寧愿養著白吃飯也不會讓兒女干這活兒。”袁延京說,“鳳凰”是吃了不少苦頭,費了不少勁兒才了解到,護工必須從更為窮苦的地方招來。現在的護工都來自甘肅、湖南、四川的農村。

?

  問題是,人是來了,能不能做好這份工作呢?田忠范說,做臨終關懷的護工,心要至善,其他技術可以培訓,脾氣不好就沒法子干。“到了這個階段的人,情況比較特殊。如果沒有耐心,那肯定對老人好不到哪兒去。”在護工奇缺的情況下,“鳳凰”還曾解雇過一個人:護工給老人洗腳,就洗腳面,結果搞得老人腳趾之間臭氣熏天。

?

  另一個問題是,人來了,能留住嗎?這些年輕的姑娘對北京的想象可不是養老機構。一個呆得最久的護工說,在“鳳凰”一年,都沒進過北京城里,而護理院和她們家里的山溝沒什么區別,并且整天就這幾個人,說個話兒都難,寂寞也能寂寞死。更重要的,在這里掙錢也不多,這一點是她們難以忍受的。“什么苦都可以吃的,多臟也受得了,但是掙不到錢,沒法跟家里交代。”

?

  據了解,一個護工在“鳳凰”最初只能拿到800塊錢,過一段才能升到1000塊錢多一點。就是這點工資,在記者采訪時,還出現了拖欠。因為“鳳凰”面臨財務危機。

?

  對于袁延京來說,“鳳凰”的日子非常難過。他甚至懷疑自己當初的判斷和是否有堅持下去的必要。按照袁的賬目,“鳳凰”一個月的房租得8萬元,加上3.5萬的人頭費和7萬多的水電煤氣費,七七八八算一起,至少得12.5萬元。這需要50個老人入住才能達到盈虧平衡。然而,“鳳凰”從來也沒有達到過這個數字,有時候十幾個人,有時候二十幾個人。“每天一睜開眼,就意味著好幾千元沒了,確實是挺可怕的事兒。”他曾經希望政府能夠補貼一些。

?

  為了節省成本,“鳳凰”一度在伙食上做文章。可是,這很快就被家屬發現了。“一星期吃五頓炒黃瓜,老人都怕吃飯了,真的說不過去。”連田忠范也看不過眼去。家屬和袁延京對峙。袁發狠說:“這里不是五星級賓館!”對家屬而言,“鳳凰”可以不是五星級賓館,但是卻也不能忍受老人吃不好。最終的結果是,6個老人遷出。“鳳凰”的伙食也改善了。

?

  這對本就艱難的“鳳凰”是個不小的打擊。據了解,按照北京養老最新規劃,在2020年之前,北京市要使90%的老年人享受居家養老服務,6%的老年人通過政府購買社區服務養老,4%的老年人入住養老服務機構集中養老。北京市副市長丁向陽表示,北京市在加快公益性養老設施建設,每年增加1.5萬張床位的同時,試點由社會投資建設經營性養老設施。

?

  然而,這個冬天對民營企業性質的“鳳凰”并不樂觀。瞻念前途,袁延京看著天花板說:“最多堅持到明年春天,如果還不見改觀,就沒有更多的錢可以砸進去了。”

?

  這個消息對家屬和老人來說也是糟糕的。它意味著,即使是這個不那么如意的地方也可能沒有了。他們必須尋找下一個“棲息地”,而那也不是一段容易的旅途。(轉載)


?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