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器官年捐獻量亞洲第一

【byb.cn 】(來源:人民日報)本報香港8月22日電 (記者張慶波)首次在中國舉辦的第二十六屆國際器官移植大會18日至22日在香港舉行,來自世界知名高校和醫院的超過1800名專家學者參加了大會。世界衛生組織官員和國際器官移植協會主席等多位權威專家對我國器官捐獻與移植成就給予充分認可。
國家衛生計生委主任李斌通過代表向大會致辭時表示,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中國在保障人民群眾器官移植醫療需要的基礎上成功實現了器官來源的結構性變革,摸索出一條符合國情的器官捐獻與移植的“中國模式”,給出了破解器官短缺世界性難題的“中國方案”。
對此,世界衛生組織(WHO)器官移植項目主任何塞·努涅斯教授在會上表示,中國在器官移植改革方面發生了重大的改變,近幾年器官移植事業的發展進度和決心非常令人鼓舞,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在器官移植領域會領先全球。
國際器官移植協會主席菲利普·康納說,國際器官移植協會了解中國在器官移植方面存在的困難,很高興看到中國在相關方面取得的進展。會上,多位專家對一些抹黑中國的謠言予以了駁斥。
短評:“中國方案”為何贏得認可
第二十六屆國際器官移植大會日前在香港召開,破解器官短缺世界性難題的“中國方案”,得到多位權威專家認可。
成績有目共睹,卻來之不易。近10年的器官捐獻與移植改革一路艱辛,公民逝世后器官捐贈案例數字迅猛增長的背后,是我們長期不懈的堅持和努力。立足國情和社會結構特點,構建捐獻體系,制定分類標準,推出技術規范,建立運轉系統,打造監管平臺。中國實施的一系列有效舉措,讓器官捐獻者和接受者的權利得到保障,使無數終末期病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
嚴格遵守國際公認的器官移植倫理學原則,堅定不移地推動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獻,確保器官移植工作始終在法治框架內規范發展,是中國器官捐獻與移植改革工作的基本路線。特別是近年來,我國大力加強移植法律體系建設和管理,推出了《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及其30多個配套文件,工作的法制化、透明度、公平性得以充分體現。
在我國器官捐獻與移植改革發展過程中,也有噪音出現。一些別有用心的組織罔顧中國事業發展的顯著成就,編造謠言,散布謊言,進行各種抹黑和污蔑,把治病救人的神圣事業當作政治游戲,不擇手段地妖魔化中國。許多國際權威專家對此給予嚴厲譴責,并用事實揭穿其行徑和真實面目,表示將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國的器官捐贈和移植事業。
- [行業新聞]冰箱保鮮國際標準首次發布04-03
- [行業新聞]集采藥大降價 咋能降價不降...01-03
- [行業新聞]推動生育友好型社會建設12-20
- [行業新聞]九地試點設立外商獨資醫院12-01
- [行業新聞]衛健委:推行醫院檢查結果互...11-29
- [行業新聞]京居民平均期望壽命達82....08-24
- [行業新聞]中疾控: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11-26
- [行業新聞]北京發布重點場所AED電子...11-23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