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孫三代6人同患馬凡氏綜合征

【byb.cn 】(來源:金陵晚報)10月31日,中國女排前國手霍萱因心梗去世,年僅28歲,讓人唏噓不已。媒體報道,霍萱患有“馬凡氏綜合征”。近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胸心外科傳出消息,該院連續收治3例馬凡氏綜合征患者,其中一例患者的家族中有6人同患上“馬凡氏綜合征”。中大醫院大外科主任、胸心外科劉志勇教授指出,雖然馬凡氏綜合征被稱為“巨人殺手”,可若檢查、治療及時,目前該病手術成功率超過90%。
祖孫三代6人同患病
據悉,35歲的張先生來自蘇北某縣城,5年前莫名出現視物模糊,休息半小時后癥狀逐漸緩解,因此沒有重視。可是最近一年多來,再次出現視物模糊,伴有左胸痛、胸悶、全身大汗,尤其是夜間比較明顯,無法平躺。
該院胸心外科何偉主治醫師在詢問病史中了解到,原來患者張先生年幼的兩個兒子、他的母親、他的兩個舅舅同患“馬凡氏綜合征”,其中他的母親及一個舅舅都在50歲左右過世。由于保守治療對患者來說效果甚微,該院胸心外科劉志勇教授決定為其手術治療。經過帶瓣膜主動脈根部置換術手術治療,目前患者已經康復出院。
有以下癥狀時要警惕
據悉,中大醫院胸心外科病房最近連續收治3例“馬凡氏綜合征”患者,都是瘦高個,最高的患者有1.93米。到底什么是“馬凡氏綜合征”,有什么樣的癥狀要警惕是“馬凡氏綜合征”呢?
馬凡氏綜合征是一種遺傳性結締組織疾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發病率為1/3000-5000。其中,70%的患者有家族史,30%的患者是自發基因突變。
據悉,病變主要累及骨骼、心臟、肌肉、韌帶和結締組織。骨骼肌肉系統骨骼畸形最常見,手指和腳趾細長呈蜘蛛腳樣,雙臂平伸指距大于身長,雙手下垂過膝,下半身比上半身長。部分患者會有漏斗胸、雞胸、脊柱后凸、脊柱側凸、脊椎裂等病癥;眼部表現為晶體狀脫位或半脫位、高度近視、白內障、視網膜剝離等,病人會出現視物模糊; 常伴有心血管系統異常,特別是二尖瓣關閉不全或脫垂、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及主動脈瘤樣擴張,病人常有胸悶、胸痛等表現。
主動脈破裂死亡率高達90%
劉志勇教授介紹,約80%的“馬凡氏綜合征”患者伴有先天性心血管畸形,表現為大動脈中層彈力纖維發育不全,主動脈或腹總主動脈擴張,形成主動脈瘤或腹總主動脈瘤。主動脈擴張到一定程度以后,將造成主動脈大破裂死亡,死亡率高達90%。
馬凡氏綜合征的主要危害是心血管病變,特別是合并的主動脈瘤,所以專家提醒,應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目前治療主要是藥物、手術治療。藥物治療能減緩或推遲心血管病變的發生,防治室性心律失常。
“對于主動脈瘤直徑在4.0cm-4.5cm,可以觀察保守治療,如果直徑在5.0cm-5.5cm甚至大于5.5cm,那么主動脈破裂可能性就非常大,應考慮手術治療。”劉志勇教授解釋,由于動脈瘤有破裂出血的危險,心臟瓣膜關閉不全也有致心衰死亡的危險,盡管手術有一定風險,還是建議及時手術治療。
專家強調,若提示有主動脈夾層動脈瘤破裂者,應及時手術治療,目前該手術成功率已在90%以上。另外,根據臨床表現骨骼、眼、心血管和家族史即可診斷該病,最簡單的手段是超聲心動圖,有懷疑者均可行此檢查,進一步確診則需要通過MRI (磁共振顯像)。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