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覺失靈和便秘 或與帕金森有關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16-12-2 00:01
【byb.cn 】(來源:揚子晚報)南京目前有1.5萬名帕金森病患者。雖然帕金森不能根治,但是早發現早接受規范治療有利于病情的控制。專家提醒:對于長年受便秘、抑郁、睡覺時手腳亂動等情況困擾的老年人,應密切注意自己是否有運動遲緩、手抖等情況,一旦發現要盡早就醫。帕金森病是慢性、進展性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一經明確診斷即需接受長期治療。
南京約有1.5萬帕金森患者
據南京腦科醫院神經內科劉衛國主任醫師介紹,南京目前有1.5萬帕金森病患者,隨著人口的老齡化,帕金森病的患病群體越來越大,65歲以上人群中,男性的患病率為1.7%,女性為1.6%。
帕金森病是一種運動障礙疾病,典型癥狀為:運動遲緩、靜止性震顫和肌強直。運動遲緩表現為活動剛開始困難吃力、緩慢,如走路邁不開腳等;靜止性震顫往往從一只手開始,波及整個上肢、下肢、面部,多為不對稱性。
很多患者靜止時手指出現“數鈔票”或“搓丸子”樣顫動,手指隨意活動時癥狀消失;肌強直是指患者肌肉僵直,如果出現在面部,則表現為表情僵硬、眨眼少,俗稱“面具臉”,四肢活動時也感覺很沉重或沒有力氣。
便秘嗅覺減退都要引起注意
劉衛國主任指出,在出現典型的運動癥狀之前,有的患者會出現非運動癥狀,比如嗅覺減退、抑郁、便秘、失眠等,不過,單純的非運動癥狀并不能診斷為帕金森,只有出現運動癥狀才能診斷,只是這時的運動癥狀可能容易被患者或家人忽視,如肢體活動不靈活、走路邁不開腳等。
數據顯示,一些帕金森病患者在出現典型運動癥狀之前10-20年就發生了便秘,而抑郁則會早于運動癥狀二十幾年出現。高達一半以上的帕金森病患者具有睡眠行為異常表現,比如,睡覺時拳打腳踢,有的患者會在睡覺時練“無影腳”將老伴兒踢下床,患者還會做噩夢、說夢話等。
長期服藥當心“蜜月期”后癥狀加重
南京腦科醫院神經內科劉衛國主任提到,長期治療中,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會面臨“蜜月期”的問題。“蜜月期”是指在帕金森病初期或是中期的前幾年服用較小劑量的左旋多巴類藥物可以獲得比較滿意和持續的療效,經過大約3至5年“蜜月期”后,50%-75%的患者就會出現異動癥和運動波動等難以克服的運動并發癥。
帕金森病患者的運動并發癥可表現為頭面部、四肢或軀干的不自主舞蹈樣、投擲樣的運動,還可出現“凍結步態”,例如患者在行走時突然停下來,就像被“凍住”了一樣,如果患者在過馬路時出現“凍結步態”,后果不堪設想。目前大多推崇多巴胺受體激動劑為首選藥物,尤其適用于早發型帕金森病患的病程初期。劉衛國主任介紹說,多巴胺受體激動劑緩釋片劑型的出現后,患者每天只需在同一時間服用一片即可,患者依從性更高。據了解,南京腦科醫院設有專門的帕金森門診,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評判個人的危險因素,使患者得到更專業的治療。 于丹丹
頑固性癲癇可以嘗試外科治療
江蘇差不多有50萬的癲癇患者,但基層醫院對癲癇的診斷和治療卻還有不足之處。日前,在江蘇省抗癲癇協會換屆大會上,該協會會長楊天明教授指出,通過對癲癇治療領域醫生的規范化培訓和轉診系統的建立,讓更多癲癇患者能得到規范有效治療。
楊天明教授介紹,江蘇約有50萬癲癇患者,在活動期癲癇患者中,60%是兒童,發病年齡最小的,新生兒就會表露出癥狀。對內科藥物治療沒有效果的患者,專家會評估其手術治療的預期。則是越早接受手術治療效果越好。目前最小的接受癲癇手術治療的患者,只有兩三歲。5歲以內手術不會影響到大腦的功能。據了解,抗癲癇協會成立至今已進行了7次規范化培訓,共有1000多名醫護人員接受培訓。該協會還推出了U轉診APP轉診系統,讓基層醫生遇到棘手患者,可以向上級轉診,患者康復也可以回基層,由基層醫生跟蹤療效,該轉診系統一年已為500多位患者解決了轉診。程守勤 楊彥
南京約有1.5萬帕金森患者
據南京腦科醫院神經內科劉衛國主任醫師介紹,南京目前有1.5萬帕金森病患者,隨著人口的老齡化,帕金森病的患病群體越來越大,65歲以上人群中,男性的患病率為1.7%,女性為1.6%。
帕金森病是一種運動障礙疾病,典型癥狀為:運動遲緩、靜止性震顫和肌強直。運動遲緩表現為活動剛開始困難吃力、緩慢,如走路邁不開腳等;靜止性震顫往往從一只手開始,波及整個上肢、下肢、面部,多為不對稱性。
很多患者靜止時手指出現“數鈔票”或“搓丸子”樣顫動,手指隨意活動時癥狀消失;肌強直是指患者肌肉僵直,如果出現在面部,則表現為表情僵硬、眨眼少,俗稱“面具臉”,四肢活動時也感覺很沉重或沒有力氣。
便秘嗅覺減退都要引起注意
劉衛國主任指出,在出現典型的運動癥狀之前,有的患者會出現非運動癥狀,比如嗅覺減退、抑郁、便秘、失眠等,不過,單純的非運動癥狀并不能診斷為帕金森,只有出現運動癥狀才能診斷,只是這時的運動癥狀可能容易被患者或家人忽視,如肢體活動不靈活、走路邁不開腳等。
數據顯示,一些帕金森病患者在出現典型運動癥狀之前10-20年就發生了便秘,而抑郁則會早于運動癥狀二十幾年出現。高達一半以上的帕金森病患者具有睡眠行為異常表現,比如,睡覺時拳打腳踢,有的患者會在睡覺時練“無影腳”將老伴兒踢下床,患者還會做噩夢、說夢話等。
長期服藥當心“蜜月期”后癥狀加重
南京腦科醫院神經內科劉衛國主任提到,長期治療中,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會面臨“蜜月期”的問題。“蜜月期”是指在帕金森病初期或是中期的前幾年服用較小劑量的左旋多巴類藥物可以獲得比較滿意和持續的療效,經過大約3至5年“蜜月期”后,50%-75%的患者就會出現異動癥和運動波動等難以克服的運動并發癥。
帕金森病患者的運動并發癥可表現為頭面部、四肢或軀干的不自主舞蹈樣、投擲樣的運動,還可出現“凍結步態”,例如患者在行走時突然停下來,就像被“凍住”了一樣,如果患者在過馬路時出現“凍結步態”,后果不堪設想。目前大多推崇多巴胺受體激動劑為首選藥物,尤其適用于早發型帕金森病患的病程初期。劉衛國主任介紹說,多巴胺受體激動劑緩釋片劑型的出現后,患者每天只需在同一時間服用一片即可,患者依從性更高。據了解,南京腦科醫院設有專門的帕金森門診,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評判個人的危險因素,使患者得到更專業的治療。 于丹丹
頑固性癲癇可以嘗試外科治療
江蘇差不多有50萬的癲癇患者,但基層醫院對癲癇的診斷和治療卻還有不足之處。日前,在江蘇省抗癲癇協會換屆大會上,該協會會長楊天明教授指出,通過對癲癇治療領域醫生的規范化培訓和轉診系統的建立,讓更多癲癇患者能得到規范有效治療。
楊天明教授介紹,江蘇約有50萬癲癇患者,在活動期癲癇患者中,60%是兒童,發病年齡最小的,新生兒就會表露出癥狀。對內科藥物治療沒有效果的患者,專家會評估其手術治療的預期。則是越早接受手術治療效果越好。目前最小的接受癲癇手術治療的患者,只有兩三歲。5歲以內手術不會影響到大腦的功能。據了解,抗癲癇協會成立至今已進行了7次規范化培訓,共有1000多名醫護人員接受培訓。該協會還推出了U轉診APP轉診系統,讓基層醫生遇到棘手患者,可以向上級轉診,患者康復也可以回基層,由基層醫生跟蹤療效,該轉診系統一年已為500多位患者解決了轉診。程守勤 楊彥
有關【帕金森】的相關文章和視頻
相關文章 瀏覽更多相關文章>>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
最新文章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