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視頻-講座>> 養生堂柴瑞靄王洪中醫性味調脾胃

養生堂柴瑞靄王洪中醫性味調脾胃

byb.cn
[視頻-講座] 作者 :byb.cn 日期:2016-12-14 00:01

    【byb.cn 】(來源:BTV)2016年12月13日,BTV養生堂邀請國家級名老中醫柴瑞靄、北京中醫醫院 主任醫師王洪,就中醫性味與脾胃健康的關系,共同制作了一期節目《中醫性味調脾胃》,敬請收看~~!


byb.cn
嘉賓簡介】名人庫-柴瑞靄:http://www.neimengedu.cn/mingren_878.aspx
byb.cn
嘉賓簡介】名人庫-王洪:http://www.neimengedu.cn/mingren_879.aspx


  16歲的女孩兩年間體重由110斤驟降到僅僅60斤,虛弱無力,面色晄白的背后,是身體出現了什么問題呢?三代家傳的國家級名老中醫,根據自家行醫理念,通過性味調脾,讓女孩恢復健康。《養生堂》特邀國家級名老中醫,柴瑞靄柴老講述《中醫性味調脾胃》。

  中醫認為甘味入脾。甘味具有能補、能和、能緩的作用,可以補脾氣、健脾胃;淡代表性質平和,也可以入脾,能補氣養陰。因此柴老主張用“甘淡養脾”的方法來調理脾胃氣陰兩虛。


byb.cn

  脾氣陰兩虛表現為食欲不振、面色晄白、疲乏無力、口干舌燥、大便秘結、舌紅苔少。

byb.cn

byb.cn

  針對脾氣陰兩虛,柴老給了一個柴氏調脾經驗方—養脾助消湯。山藥甘平,益氣補中,補脾胃,助消化;太子參甘平,補脾養胃、潤肺生津、健運中氣,可健脾運而不燥,滋胃陰而不濕。炒谷芽,消食和中,健脾開胃。荷葉苦平,升發脾氣,清脾熱。禁忌人群是濕盛中滿如出現漲氣、痞積、滿悶、脹痛等不適宜長久服用。

byb.cn

  如果脾氣陰兩虛癥狀不是很嚴重,柴老也給出了一個柴氏食療方用于日常調養:鐵棍山藥100克、蓮子10克、薏米5克、粳米50克,枸杞子3克。煮粥食用,有調理脾胃氣陰兩虛的作用。

byb.cn

  脾虛濕盛表現為脘腹痞滿、口淡納呆、大便溏薄、全身困重、面色萎黃、舌淡苔膩。中醫認為:苦味具有能降、能燥的作用,對于脾虛濕盛癥,氣機不暢者,可調暢氣機;溫藥可以運脾除濕,因此苦溫的藥物一起用能運脾和胃除濕。

byb.cn

  運脾除濕湯:陳皮歸脾、肺經,長于理氣健脾、和胃止嘔、燥濕化痰。白術歸脾、胃經,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砂仁:行氣和中,化濕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黨參是補氣健脾之要藥。濕熱證者不宜服用。

byb.cn

  現代的人飲食結構發生改變,多食大魚大肉,長久助濕化熱,濕熱困脾,影響脾胃運化。脾胃濕熱者脾胃運化功能減弱,不能有效的運輸水谷精微,代謝廢物。痰飲水濕血瘀等堆積于體內,會導致血液粘稠,動脈硬化,甚至影響內分泌,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壓等等問題。

byb.cn

  中醫認為辛味能散能行,苦味能降能燥,二者加起來辛開苦降,脾氣升清,胃氣降逆,脾胃一升一降,恢復脾胃功能,適用于脾胃濕熱證。柴老也給了臨床上一個適用于苦辛和胃除濕的方子——瀉熱和胃湯。

byb.cn

byb.cn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