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聚焦移動醫療遠程問診

【byb.cn 】(來源:羊城晚報)身體不舒服,無需出門,打開電腦或手機,通過視頻就可以讓醫生診療,這種基于互聯網技術的新問診模式正在越來越走進市民的生活,而瞄準移動醫療藍海,眾多醫院和企業也紛紛加快布局“互聯網+”。
近日,互聯網醫療綜合性企業七樂康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本輪投資由天億投資集團(中衛基金)、紅杉資本、京東等共同完成。而移動醫療領域各種平臺和產品形態也百花齊放,不斷獲得資本市場青睞。
遠程診斷為患者帶來便利
去年5月,醫藥電商七樂康與廣州市荔灣區中心醫院合作共建的荔灣七樂康互聯網醫院宣布啟動,正式進軍移動醫療。目前七樂康打造的診斷平臺,已經匯聚了全國34個省(市、區)、超過300個城市的超過30萬醫生,過千萬患者,日均問診量超過10萬人次。
中國產業信息網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明確診斷的慢性病患者超過2.6億。業內人士介紹,龐大的慢性病患者為遠程診斷帶來了可期的市場空間。慢性病患者通過線下就醫完成首診后,通常情況下就不用經常跑醫院了,后續主要以長期服用藥物的方式治療,因此可以借助遠程診斷平臺進行病情的評估。通過遠程診斷平臺進行二次診斷,即可開具處方、在線購藥,大大節省患者就醫時間和交通成本。
而對于醫院而言,通過遠程診斷平臺進行分診,既提高了醫療服務的效率,也為醫生提供了一個多點執業的平臺。
互聯網醫療融資井噴
根據智研咨詢集團《2016-2022年中國移動醫療產業運營態勢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移動醫療市場國模預計到2017年將達到125.3億元。龐大的市場吸引不少資本入場“掘金”。
除了剛剛完成融資的七樂康,移動醫療領域各種平臺和產品形態也百花齊放,不斷獲得資本市場青睞。主打掛號服務的掛號網于2015年獲得D輪融資3.94億元;國內最大的互聯網醫療平臺春雨醫生2015年獲得5000萬美元融資,2016年又完成了12億元融資Pre-IPO環節;此外還有丁香園、就醫160平臺等等一批企業也在最近兩三年順利融資。互聯網醫療融資熱潮不減。
不過,移動醫療的發展也伴隨著爭議,沒有了醫生與患者面對面的診治環節,遠程診斷的質量和安全性能否得到保障也引發關注。2015年,國家衛生計生委員會明確指出,除了醫療機構提供的遠程醫療外,其他涉及醫學診斷的工作都不允許在互聯網上開展。
醫院搶占移動醫療商機
實體醫院依然是移動醫療的線下載體,這也促使了諸多互聯網醫療企業加快與醫院的合作。2016年以來,微醫、好大夫、七樂康、阿里健康紛紛牽手線下醫院,以“互聯網醫院”的方式搶占移動醫療市場先機。
- [行業新聞]冰箱保鮮國際標準首次發布04-03
- [行業新聞]集采藥大降價 咋能降價不降...01-03
- [行業新聞]推動生育友好型社會建設12-20
- [行業新聞]九地試點設立外商獨資醫院12-01
- [行業新聞]衛健委:推行醫院檢查結果互...11-29
- [行業新聞]京居民平均期望壽命達82....08-24
- [行業新聞]中疾控: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11-26
- [行業新聞]北京發布重點場所AED電子...11-23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