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事件>> 女子舌頭長包以為潰瘍實為舌癌舌被切

女子舌頭長包以為潰瘍實為舌癌舌被切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17-4-11 00:01

    【byb.cn 】(來源:廣州日報)家在廣東揭陽的張女士舌頭上長了一個黃豆大小的皰,她懷疑是“口腔潰瘍”開始沒有重視,后來找到“名醫”,并在“名醫”的建議下連續服用了四個月的草藥。直到最近情況越來越嚴重,她不得不切掉整條舌頭。


  記者昨日從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獲悉,張女士被確診為“中分化鱗狀細胞癌”。4月3日,張女士在該院接受了舌癌擴大切除手術和雙側頸淋巴清掃術,醫生感慨,若是及早就醫她本不需要付出如此大的代價。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任珊珊 通訊員朱素穎


  就醫途中步步錯 腫物漸大舌難動


  4個月前,張女士發現舌頭上長了一個黃豆大小的皰瘡,她以為是上火,隨便買了點消炎藥吃。不見好轉后后她到鎮衛生院治療,醫生認為癥狀像口腔潰瘍,便按口腔潰瘍治療兩周。這時,她做了第一件錯事。

  后來通過朋友介紹,張女士找到了一名自稱“聞名粵港澳”的醫生,這位“名醫”建議她到醫院抽血化驗癌細胞。看過檢驗結果后“名醫”表示“一切正常”,隨后給她開了草藥。


  接下來張女士做了第二件錯事。張女士舌頭的腫物越長越大,但她沒有懷疑,依舊按照“名醫”的指點,連吃了四個月的草藥。


  直到最近,張女士的舌頭已經無法活動,連話都說不清楚了,家人才陪她急匆匆趕到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口腔頜面外科就診。


  接診的張大明博士發現腫物占據了張女士的整個舌頭,于是高度懷疑是舌癌。但家人不相信醫生的說法,反復強調張女士曾抽血檢測癌細胞,“報告單顯示一切正常”。然而,病理檢查結果證實,張女士得了“中分化鱗狀細胞癌”。


  4月3日,耗時五小時,在切除腫瘤、進行雙側頸淋巴清掃后,主刀醫師又為張女士用皮瓣再造修復了一條舌頭。目前,張女士已出院。


  確診舌癌不能只看“腫瘤標記物”


  “如果她早點來,手術范圍會比現在小得多,而且可做單側頸清掃,手術創傷沒有那么大。”張大明博士感慨。類似張女士這樣的病人并不少見,他們經常會不解:“抽血檢驗不出癌細胞,為什么還會被診斷為癌癥?”


  “目前醫院里抽血化驗檢查的是腫瘤標記物,而非直接檢測癌細胞。”張大明指出,即使腫瘤標記物化驗結果偏高,也不代表一定是癌癥,例如甲胎蛋白(AFP)升高,除見于肝癌患者外,妊娠期女性、肝硬化和慢性肝炎患者均可能升高。另一方面,腫瘤尤其是早期腫瘤,在腫瘤標記物的檢測中也不一定會“露出馬腳”。


  對于舌癌而言,由于舌體腫瘤易于暴露、取材方便,術前取小塊腫瘤組織送快速冰凍病理檢查,半個小時內即可確診,診斷準確率高達98%以上,這種手段已成為術前舌癌診斷的標準。


  提醒:
  口腔潰瘍超兩周

  立即到醫院就診


  張大明博士提醒說,口腔潰瘍和舌癌在發病早期癥狀類似,均呈潰瘍性表現,但一般口腔潰瘍外觀為小圓形或橢圓形,表面覆蓋灰白或黃色假膜,邊界清楚,周圍黏膜紅而微腫。具有周期性、復發性、自限性的特征,一到兩周左右自愈。


  舌癌多發在舌緣處,呈潰瘍或浸潤性質硬,疼痛性腫塊性生長,無自限性。因此,一旦遇到口腔潰瘍超過2個星期不愈,應立即到口腔專科醫院或者口腔頜面外科就診,以免貽誤病情。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