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覺得累睡不著當心慢性疲勞綜合征

【byb.cn 】(來源:廣州日報)嚴重者需到醫院接受治療,但僅有6%的失眠和慢性疲勞患者曾到醫院就診。
長期覺得累、睡不著?小心,你可能患上了慢性疲勞綜合征。據專家介紹,過度、過久的慢性疲勞是種病,得治。但是,僅有6%的失眠和慢性疲勞患者曾到醫院就診。專家提醒,如果長期感覺過度疲勞或失眠,應警惕是否患上了慢性疲勞綜合征。至于網上宣稱有奇效的“臭氧大自血療法”,雖然對慢性疲勞綜合征、失眠癥等有一定療效,但此療法有嚴格適應癥,需專業醫生進行評估,并需由專業醫生操作。患者切莫盲目選擇醫療機構接受這一療法。
患慢性疲勞綜合征
今年39歲的張女士是一家合資企業的高級白領,平素工作雷厲風行,對外接洽訂單、談工作方案、設計工作流程等的處理總是干凈利落,也是出了名的“拼命三娘”,因而格外受老板的賞識和青睞。可是,這段時間,張女士一直覺得體力不支,疲憊不堪,晚上睡不好,白天上班又想打瞌睡,同時還出現了頸肩酸痛、頭痛、頭暈等癥狀。她一度懷疑自己得了怪病,十分恐慌。
近日,她因為頸肩部痛和頭痛來到廣醫二院疼痛科求診。接診的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疼痛科主任、主任醫師萬麗經仔細詢問其病史、工作性質和日常生活狀態之后,考慮其為頸源性頭痛和長期工作壓力導致的“慢性疲勞綜合征”。
慢性疲勞患者就診
萬麗介紹,慢性疲勞綜合征是一個慢性發病的過程。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很多人都會感覺疲勞。“從嚴格意義上說,疲勞已是現代人常見的一種疾病。”但是,并非所有的疲勞都屬于疾病之列,只有過度、過久的疲勞,才能稱為疾病。
萬麗提醒,慢性疲勞很容易被忽略。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全球約22%的人口是疲勞綜合征患者,27%是失眠癥患者。這兩種病多發于20~50歲,與長期的過度疲勞(包括腦力和體力)、飲食生活不規律、工作壓力和心理壓力過大等精神環境因素有關。
現代醫學還發現,慢性疲勞綜合征與某些病毒感染有關,比如HMRV病毒。此類病毒常存于環境中,當機體過度疲勞時,感染此病毒的風險就將明顯加大。如果感染病毒的正常人沒有接受積極的治療,以后患慢性疲勞綜合征的風險就會明顯增加。
有統計結果顯示,在失眠和慢性疲勞患者中,只有6%的人就診過,絕大多數患者不認為失眠是病,也有一部分人自作主張亂服安眠藥,造成嚴重的藥物依賴。而這部分病人,最終也極易發展成為疼痛科最為棘手的慢性疼痛病人-心因性疼痛(軀體化障礙)。
可找到蛛絲馬跡
萬麗介紹,判斷患者是否存在慢性疲勞綜合征,首先可以通過自身的感受來判斷,如果長期感覺過度疲勞,比如總覺得體力不支、肢體乏力、疲憊不堪、慢性疼痛或者長期失眠,都應該警惕是否已經是慢性疲勞綜合征;其次,慢性疲勞綜合征也可以通過紅外熱像圖找到蛛絲馬跡。
慢跑、騎自行車、游泳
有助有氧代謝
“慢性疲勞綜合征不僅僅是休息不好,而是一種疾病。”萬麗提醒,在快節奏、高壓力的現代生活中,一定要保持適當的運動量。通過慢跑、騎自行車、游泳等運動方式保持機體的有氧代謝,有利于保證身體健康狀態,預防慢性疲勞綜合征。
萬麗指出,如果已經患上慢性疲勞綜合征,務必強制自己保證休息時間,同時注意通過適當適量的有氧運動保持機體的有氧代謝,并及時到醫院就診。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