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為啥是個鬼門關

【byb.cn 人體管道工】7月12日,我們就正式開始進入到了三伏天。每年三伏天的具體日子都是不同的,怎么個算法,大家百度一下吧,反正我也沒太搞明白。今天咱們要在這里討論的是,為何說三伏天被稱為鬼門關。

三伏,分成頭伏、中伏和末伏,每年的三伏天期限也不一樣,大約在30-40天。三伏天,民間稱為“苦夏”,換言之,就是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里,人要吃很多苦,究其原因,一是熱,二是濕。如果僅僅是熱還好辦,大量喝水,一出汗,電扇一吹就OK了。但是,在熱的基礎上,又添了濕。由于環境中的濕度大,也使得人體為降溫出的汗不易散發掉,熱被憋在身體里,很難受(想想桑拿天,我們洗的衣服不愛干,這個道理就想明白了)。
我經常去崇禮,由于那里的海拔比較高(海拔1300米,北京城區60米),形成了一個小高原氣候,雖然白天的溫度也能達到30多度,但晚上則降到10多度,晝夜溫差能有20度左右,所以,即使是三伏天,晚上睡覺也要蓋大被子,并且,那個地方幾乎用不著空調,最熱的天,室溫也基本保持在23度-25度之間,濕度在60-70%,完全是人體最舒服的體感溫濕度,是京城周邊上等的避暑勝地。
當然,我在這里介紹崇禮,并非是旅游推介,而是想說明環境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到了三伏天,高溫+高濕的天氣,會嚴重影響體溫調節中樞的正常工作,電解質紊亂,易發生中暑。如果再加上中老年人有一些“三高”的基礎病,很容易在這種天氣下發病,輕則中暑,重則中風、心梗,甚至喪命,也正因為如此,在民間,就有“三伏三九天,閻王爺收人”一說,從這個意義上說,極端天氣,對年老體弱者,還真是一個鬼門關。
前面我們已經說了,三伏天前后30-40天??捎腥酥溃瑸槭裁唇腥胺碧靻幔窟@里的伏,是什么意思呢?

“伏”字的構成為,人+犬,意指像狗一樣臥著。我們都知道,狗是沒有汗腺的,它的散熱,主要是依靠舌頭,所以,狗是不怕冷而怕熱的,冰天雪地里,狗可以毫無畏懼地拉雪橇,而一旦遇到大熱天,狗就蔫了。尤其是短鼻子、長毛的狗,就更怕熱,因為這個品種的狗散熱都不好。所以,你可以看到在炎炎夏日,狗就特別喜歡“伏”在地上伸著舌頭喘氣,這是它的一種散熱方式。也正因為如此,民間之所以有三伏天一說,就是到了這個節氣,人就應該像狗一樣躲在陰涼的地方呆著、伏著,這就是三伏天從養生角度告訴我們的道理。當然了,對于極端天氣,不管是夏天還是冬天,人最好還是呆著,所以在北方,冬季也有貓冬一說,其實道理都是一樣的。
過去在農業社會,生活節奏慢,遇到三伏、三九天,人們當然是在屋里呆著了,可現代社會生活節奏明顯加快,怎么可能耗費如此大好時光干呆著呢?于是就出現了空調,帶來了大量的空調病。
其實,到了夏天,人體的皮膚腠理都比較的松,人借天力,通過出汗,來幫助把體內的毒素排出體外,也算是為人體打掃一下“房間”。可空調的出現,卻把這種排毒的功能給中斷了,汗不出了,毒素當然就代謝不掉了。不僅如此,夏天,人為了散熱排汗,汗毛孔經常處于張開的狀態,一身大汗進到空調房,如果汗毛孔關閉不及時,就會把被汗水浸透的濕衣上的濕氣帶到體內,身體好的人,一到晚上就會馬上發燒,通過發燒,重新打開汗毛孔,將寒濕排出去,而身體差的人則無力排寒濕,反而會將寒濕閉在體內,然后到了秋冬季就開始發病。
中醫認為,春夏養陽,說的就是在該“伏”著的天,就要“伏”著,而非是在空調的支撐下拼命工作,這種被寒邪侵蝕的環境,不僅無助于養陽,反而會過度耗散人體的陽氣。所以,空調這東西,從養生的角度來說,確實不怎么樣,它還不像電扇,只吹吹風而已,也正因為如此,現代的人身體差了不少。
對于在室內工作的人來說,既不能“伏”著不工作,也不能毫無節制地吹著空調工作,那該如何是好呢?這里給大家提點建議,如果是在家里,盡量要把空調放到“除濕”檔,而非“制冷”檔,這種方式,既可制冷,又可除濕,還節能。其實,只要濕度降到70%以下,體感就會很舒服,如果一味的制冷,即使調到27度,人也會不舒服。
對于必須在室外工作的人來說,只好大量飲水了 。但大量飲水必會大量出汗,導致身體內的微量元素大量流失,引起電解質紊亂,因而可以適時補充淡鹽水。畢竟,汗在外為汗,在內為血,汗出多了,就會耗散津液,在損陽的同時還會傷陰,嚴重的會發生中暑、心梗和猝死。
三伏天來了,古人讓我們在這個時間“伏”著,從養生的角度來說,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現代人為追逐利益,而背離養生原則,終將會遭到報應,極端天氣,都是鬼門關,順者昌,逆者亡,天意難違!

- [本站]胼胝.拇外翻.五指襪04-03
- [本站]說說過敏那點事03-27
- [本站]從春眠不覺曉這首詩說起03-20
- [本站]說說抑郁癥那點事03-13
- [本站]東北.糖尿病高發.滑雪03-06
- [本站]AI讓醫療平權正變為現實02-27
- [本站]急性胃痛剛好又出現體位性眩...02-20
- [本站]春節夜急性胃痛用Deeps...02-13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