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堂王玉英秋季長壽養生經全集

【byb.cn 】(來源:BTV)2017年8月16-17日,BTV養生堂邀請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王玉英,就秋季養生的相關問題,共同制作了一個系列節目《秋季長壽養生經》,共2集,敬請收看~~!


【嘉賓簡介】名人庫-王玉英:http://www.neimengedu.cn/mingren_302.aspx
從8月7日開始,我們正式迎來了秋天,為了健康的度過秋季,《養生堂》的兩位主持人根據生活經驗想要教大家平安度秋,可是現場的專家卻告訴他們,春捂秋凍,秋冬養陰,貼秋膘這三句老話是養生誤區,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到底是古人智慧還是現代科學?我們又該如何正確秋季養生?北京中醫藥大學王玉英教授做客《養生堂》,教您《勇闖秋季養生的三大禁區》。



專家表示除了春捂秋凍,我們也應順從四時陰陽的變化。但是為何《黃帝內經》卻強調“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呢?春溫夏暑易傷陰,秋涼冬寒易傷陽,人所共知。春夏暑熱不但消耗人的陰精津液,亦耗散陽氣,加上人們又過于貪涼飲冷,容易傷人陽氣,人們卻只知養陰而不知養陽;于秋冬,寒邪太盛,不但傷人陽氣,亦消耗陰精,加上人們喜食肥甘厚味,辛辣溫熱,好飲酒以御寒,故易生內熱,熱盛則易傷陰,人們卻只知養陽而不知養陰。因此《黃帝內經》特提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提醒人們。但是哪類人需要秋冬養陰,哪類人需要秋冬養陽呢?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養生堂》。




最后一個養生誤區就是我們眾所周知的“貼秋膘”了,專家指出夏季炎熱,代謝旺盛,能量消耗過大,易耗人的陽氣津液。另一方面,暑濕困脾,消化不好,吃不下東西,消耗大,又不能及時補充,容易使人體重減輕。并且天氣寒冷傷人陽氣,需要人體儲存足夠的營養物質,以補充陽氣,來抵御逐漸而來的冬季的寒冷。所以入秋暑熱漸減,要把消耗的膘補回來,所以就有了“貼秋膘“的傳統習俗”。但是同樣,貼秋膘不適合所有的人,有幾類人就一定不能貼,貼多了會產生嚴重的后果。到底是哪幾類人?我們又該如何預防?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養生堂》。


- [視頻-講座]養生堂王衛國保護人體生命樞...09-18
- [視頻-講座]這款美鼻神器真有那么神?05-24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溫建民繭子背后有隱...04-26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王霄智齒需要拔嗎04-10
- [視頻-講座]養生堂郭偉怕冷背后暗藏腦梗...02-07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王傳林致命的傷口狂...11-14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王傳林致命的傷口破...11-13
- [視頻-講座]健康之路范學順便血就是痔瘡...10-31
- [事件]僅兩成中風患者能3小時就醫04-12
- [事件]放低語速有技巧04-12
- [事件]別人提建議我為何發怒04-12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