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出的水泡如何處置

【byb.cn 人體管道工】9月底,我曾經寫了一篇文章《拔罐出水泡是濕氣重還是燙傷》,主要回答了為何拔罐會出水泡,以及明確指出了拔罐出水泡,不是燙傷,而是體內濕氣較重所致的問題。有網友繼續問,拔罐要多長時間才會出水泡,以及出了水泡該如何處置等,今天我們就來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拔罐治病的原理
拔罐的作用,是通過空氣負壓,將罐周圍的氣血吸過來,灌注到罐所覆蓋的位置。
黑紫色的印記,是因為新鮮的氣血進來后,將原來陳舊的氣血表出來的形成的。
拔出的水、水泡,也是新鮮的氣血,將皮膚腠理之間存在的濕氣頂出的結果,因為這些濕阻擋了氣血的運行,故而會造成患處的痛酸脹麻等不適,一旦濕被表出之后,將會使經絡得以通暢,氣血得以暢通,肌體功能恢復正常。
第二、拔罐分成幾種手法
大體上分成三種手法,即留罐、閃罐和走罐:
①留罐
留,停留之意,也就是將罐吸附于你想要治療的部位,停留的時間相對較長,根據病情和個人的體質,留罐時間在5-30分鐘不等。主要是解決深層次和陳舊性的疾患,適用于體質較好者。
②閃罐
閃,瞬間之意。相比留罐,它在患處停留的時間,在幾秒和1分鐘之間,其目的是解決新的和表層的疾患,又不傷及患者的正氣,適用于體質一般或較弱者
③走罐
走,游走之意。就是將罐游走于身體的各處。通常與刮痧結合,刮痧未刮到的地方,通常用走罐來彌補,以達到深透廣全的效果。
走罐同時又被稱為拉罐,這是根據操作者的動作來定義的。其負壓的大小,一定要根據患者的體質和病情來確定,在未進行任何操作時,一上來就走罐,會令患者有痛不欲生之感,一定要適度和漸進方可。
第三、什么情況下會拔出水泡
拔出水泡,通常要具備三個必要的條件:
第一,負壓足夠大;第二,留罐時間足夠長;第三,患者體內的濕氣重,三條缺一不可。




有的罐內有濕氣、皮膚上有水珠滲出,這種情況說明兩點,一是有濕氣但不重,二是汗毛孔通暢。
有的罐內出了一堆水泡,這說明體內的濕氣重,且汗毛孔堵塞住了,通常這些地方不易出汗。
第四、拔出水泡該如何處理
如果你發現罐內已經有小水泡形成,請繼續留罐幾分鐘,直到水泡變的足夠大再起罐,盡可能將體內的濕氣表出來。
拔出的水泡,一定要用針刺破,讓濕毒水排出,這些都是體內的垃圾,不要置之不理。如果讓其自行破潰,其一身體會很不舒服,其二容易將濕毒反吸回體內。在刺破水泡時,有5個注意事項:
①盡量不要全后背拔出水泡,如果一定要拔,請留一側完好,因為如果整個后背都拔出水泡必會體無完膚,人將無法睡覺,疼痛難耐。
②刺破水泡前,用火將針具燒幾秒,這種消毒方法,既簡單又徹底。
③水泡刺破后,可用餐巾紙按壓吸附,切不可粗魯擦試,以免將皮膚蹭破。
刺破后的水泡在未來的幾日,還會反復有滲液,只需要用餐巾紙按壓吸附,然后用醫用酒精涂于患處消毒一下,當然會有短暫的殺痛感。
為了避免在睡覺時將水泡蹭破,可在水泡集中區,貼上創可貼,既消毒,又防止破皮。
④大約3-7天的時間,滲液逐步減少直至水泡完全干癟,患處瘙癢,水泡皮膚變紅干癟脫落,患處痊愈。
⑤患處痊愈后,即使今后再在此處拔罐,也不會再出水泡了,因為濕毒已經完全被表了出來。
總而言之,拔罐是一種經濟、便捷,無任何副作用通經絡祛濕氣的好方法,只要運用得當,適合各年齡段各種體質的人,這里提出2點注意事項:
第一,不要反復拔罐,只有等上次的罐印完全消失了,才能拔第二次,拔罐過于頻繁,會傷氣血,物極必反,適度為宜。
第二,負壓的力度也要因人而宜,不要為追求拔出水泡而拔罐,這就好比有人為追求出痧而刮痧的道理是一樣的。體內濕氣不大的人,拔30分鐘也不會出水泡。
當然,拔罐看似簡單,但如果想精通也不容易,有醫者一輩子都在從事拔罐的工作,那些街上開美容店的人是無法與之相比的,這叫粗之所易,上之所難也!

- [本站]胼胝.拇外翻.五指襪04-03
- [本站]說說過敏那點事03-27
- [本站]從春眠不覺曉這首詩說起03-20
- [本站]說說抑郁癥那點事03-13
- [本站]東北.糖尿病高發.滑雪03-06
- [本站]AI讓醫療平權正變為現實02-27
- [本站]急性胃痛剛好又出現體位性眩...02-20
- [本站]春節夜急性胃痛用Deeps...02-13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