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師長期熬夜加班 冷風一吹面癱了

【byb.cn 】(來源:健康時報網)近日,有媒體報道,浙江寧波一年輕女教師熬夜加班后,清晨迎著冷風上班,到辦公室后卻發現面部僵硬,被風吹成了“面癱”……如今,隨著寒潮洶涌來襲,“面癱高發期”亦隨之而來。醫生表示,疲勞受涼易引發面癱,換季時節應少熬夜多保暖。
感冒受涼防面癱
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學院面癱專科主任李平說,冬季感冒高發,有些人感冒一段時間后發覺面部肌肉僵硬,甚至不會笑了,到醫院診斷后才知道自己竟然患上了面部神經麻痹癥。面癱發病前并非毫無征兆,一般患者會有耳后發麻、嘴角發麻、舌頭前半部發麻等情況,此時患者應及時就醫。
預防面癱首先要注意保暖,出門戴口罩,避開寒風對面部的直接襲擊。在疲勞或洗浴后,不能再受風。年老體弱、過度勞累、酒后及患有高血壓病、關節炎、神經痛等慢性疾病者,更要注意。
面癱別慌!用牙刷敲敲臉
廣東省中醫院治未病中心博士朱曉平表示治療面癱可以用牙刷敲敲臉。準備一個硬毛牙刷,每日用牙刷上的硬毛來敲擊面癱一側的面部肌肉,每次至少要敲擊10分鐘,直到局部皮膚發紅為止,每日至少3次,一定要堅持幾個星期。
硬毛牙刷的作用其實類似于中醫針灸的梅花針。它的構造很簡單,像個敲木魚一樣的小錘,只是錘頭上嵌入了幾根細針,用它在皮膚上像敲木魚一樣連續敲擊,一般要求敲至局部皮膚發紅為止。梅花針是針灸治療的一種方法,在面癱治療上也很常用,尤其是對于一些難治的面癱,使用梅花針治療更能起到奇效。不過如果是怕針,硬毛牙刷其實和梅花針很像,用硬毛代替了梅花針的細針,敲起來有相似的效果。
不過,在使用硬毛牙刷的時候要注意一點,在面癱剛起病的3~7天以內,敲擊的部位應該盡量選擇面部健康的一側,如果在面癱的一側敲擊的話,敲擊的部位應該盡量注意盡可能輕微,千萬不要用力,也不必強調敲到局部皮膚發紅。在面癱剛起病時,治療的原則是控制面神經的水腫,防止面神經進一步受到損害,但研究發現,在面癱剛起病的3~7天內,如果對面癱一側的肌肉進行強刺激的話,反而可能加重面神經的水腫,這就違反面癱的早期治療原則了。一般情況下一周左右就會看到明顯改善,再繼續敲擊10天左右就基本上可以痊愈了。
治療同時要注意早晨起床后用溫水洗臉,再做些眨、睜眼,鼓氣,吹口哨,大幅度張口等動作鍛煉面部肌群。面癱發病前往往會出現眼皮頻繁跳動、面部肌肉發麻,還有耳后莫名疼痛這些癥狀,此時兩手對搓,搓熱后每天干洗臉1~2次,對預防面癱大有裨益。
面癱艾灸四穴位
常用的穴位是地倉、大迎、頰車、頭維。
選取新鮮生姜切成直徑約5cm、厚度約5mm左右的姜片,中間扎8mm孔備用;患者仰臥位,將姜片貼于地倉、大迎、頰車、頭維穴處;點燃艾條,距離面部約5~10cm,沿著地倉、大迎、頰車、頭維穴,往復施灸,溫度以面部感覺溫熱為度;一般施灸時間為10~15分鐘,施灸者可觀察到姜片表面變干,患者應感到姜片熱度滲透至皮下。
整個過程中應及時彈去艾條艾灰,距離適度、避免燙傷。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西醫認為面癱和感冒一樣,由于是病毒感染所致,因此自然病程兩周左右即可恢復。
事實上,還有一部分面癱患者,由于其病毒侵襲部位較深、自身體質較弱等因素,往往形成重型、頑固性、難治性面癱,從而遺留后遺癥。
因此,當面癱患者發現自己耳后疼痛難忍、流淚、味覺異常等癥狀,或是伴有糖尿病、帶狀皰疹等,則往往提示侵襲部位較深、病情較重,應及時積極中西醫結合治療。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