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癌被稱為最會偽裝的癌癥

【byb.cn 】(來源:生命時報)生活中,身體會用各種各樣的癥狀來提示我們“生病了”。人體內有許多對疾病敏感、能及時發出“信號”的器官,淋巴結就是其中的一種。
惡性淋巴瘤早期癥狀十分隱匿,被稱為“最會偽裝的癌癥”。如果能及時發覺淋巴結的細微變化,就能及早揪出疾病,不給疾病可乘之機。
受訪專家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血液科主任 克曉燕
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淋巴腫瘤科主任 張會來
形態:淋巴結是淋巴系統中一些大小不一、形如蠶豆的組織,正常人淺表淋巴結很小,直徑多在0.5厘米以內。它們表面光滑、柔軟,遍及全身各個部位。
位置:大多數都位于人體的淺表部位,如頸部、腋窩、腹股溝等處最多,并集結成群。
功能:通過淋巴管收集人體各處的淋巴回流,過濾淋巴液、消滅細菌、清除細胞殘屑等異物。
當細菌、異物或癌細胞通過淋巴結時,淋巴細胞會“奮起反抗”,同它們“英勇作戰”。在作戰過程中,淋巴結發生的變化,就構成了報警信號。
4招揪出危險淋巴結
但如果是腫瘤細胞淋巴結轉移,或淋巴瘤引起的淋巴結腫大就要特別當心了。以下4個方法有助于鑒別淋巴瘤。
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無痛性、進行性淋巴結腫大則要引起重視。
不到1/3的淋巴瘤患者也會有發燒癥狀,但常是38攝氏度左右的低燒,并且多在下午及晚上出現,伴有盜汗、乏力、近期體重下降等全身表現。
淋巴瘤的質地不會太硬或太軟,摸起來和鼻尖的韌度差不多,早期無粘連,可活動。
炎性淋巴結質地偏軟,質地偏硬的淋巴結則可能是腫瘤的轉移,并且位置比較固定,不能活動。
如果B超提示腫大的淋巴結偏圓,比如2.8厘米×2.5厘米,則要當心是淋巴瘤。炎性淋巴結腫大多為長條形,比如2.8厘米×0.5厘米。
如果懷疑淋巴結腫大性質不好,則建議患者做活檢病理,這是診斷淋巴瘤的最關鍵指征。
7個部位淋巴結異常,當心是病
不同部位的淋巴結異常往往預示著不同的意義,有些是機體通過淋巴結向我們發出了疾病警報。
多與口腔、面頰部炎癥相關,在鼻、咽、扁桃體等上呼吸道細菌感染,以及結核、白喉、猩紅熱等疾病時常見。
常由眼瞼、頰、耳顳部發炎引起。
枕部即我們常說的“后腦勺”區域。多見于頭及頭皮疾病,也可見于風疹、麻疹等疾病。
左側鎖骨上淋巴結腫大,多見于消化道腫瘤轉移,如:胃癌、肝癌、胰頭癌、胰體癌。
右側鎖骨上淋巴結腫大,可見于支氣管肺癌、食道癌的淋巴結轉移。
常見原因多是乳房、上肢、肩背部出現炎癥,或乳腺癌的淋巴結轉移。
多是下肢、下腹部、外陰部炎癥,或腹腔腫瘤的淋巴結轉移。
腘窩是指膝后區的菱形凹陷。多由足或小腿部位的皮膚炎癥引起。
一個手法教你自查淋巴健康
多數部位的淺表淋巴結可以通過觸摸進行自檢,如:頸部、腋窩、腹股溝的淋巴結。
將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并攏,指腹平放于被檢查部位的皮膚上進行滑動觸診(指腹按壓的皮膚與皮下組織之間滑動)。
滑動的方式應取相互垂直的多個方向或轉動式滑動。
通過觸摸自檢,可盡早發現淋巴結的異常。特別是淋巴結明顯腫大或迅速變大時,一定要及時就診。
當然,即便發現淋巴結腫大也不要過分擔心,多數炎癥性的淋巴結腫大,通過抗炎治療可很快好轉。
如果抗炎治療無效或伴有原因不明的高燒,特別是伴有消瘦時,有可能是癌癥預警,要及時排查。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