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肺部檢查用上了B超

【byb.cn 】(來源:北京日報)本報訊(記者劉歡)新生兒檢查肺部疾病可以用“B超”進行診斷了。昨天,記者從朝陽區婦幼保健院獲悉,該院新生兒科/NICU主任劉敬教授開展的用超聲診斷肺臟疾病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不僅打破了肺臟疾病不能用超聲診斷的“禁區”,還發現,與傳統X線檢查相比,超聲診斷肺臟疾病具有更高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長期以來,肺臟疾病的診斷主要依賴胸部X線檢查、甚至CT檢查,但X線或CT檢查不可避免的給人體帶來一定程度的射線損傷,不僅患兒要“吃線”,醫護人員也免不了要“吃線”,而且,這種危害對正處于生長發育期的新生兒和早產兒可能更大。因此,如何讓患病新生兒避免或減少射線損害,一直困擾著臨床醫師和廣大家長。
劉敬教授和他的團隊從2011年開始進行探索研究,他們發現正常情況下肺臟在超聲上會呈現出穩定的、呈“竹節樣”表現的圖像;而當肺部發生病變時,肺部的超聲圖像也會發生相應的改變,病變導致的超聲圖像變化為使用超聲診斷肺部疾病帶來了可能性。只要是X線能夠診斷的新生兒肺臟疾病,幾乎都可以用超聲來診斷,而且超聲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遠遠超過了X線。經過長達7年的探索,劉敬及其團隊成員已使用超聲為1萬多個新生兒診斷了肺部疾病。
從去年3月開始,劉敬所帶領的朝陽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病房已經全部實現用B超來檢查診斷肺部疾病。劉敬教授表示,超聲診斷肺部疾病的敏感度更高。以呼吸窘迫綜合征和濕肺為例,這兩種疾病是導致新生兒呼吸困難最常見的病因,但這兩種疾病的臨床表現差不多,X線胸片上的檢查表現也差不多,甚至都可以表現為“白肺”。但二者的治療與預后則完全不同,呼吸窘迫綜合征多數需要使用呼吸機和補充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質治療;而濕肺則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一般無須特殊處理、患兒三四天就能出院。如果給患兒做個肺臟超聲,就能很容易發現這兩種疾病在超聲影像上呈現出的圖像不同,可以很明確的作出診斷,從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誤診誤治。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