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膽囊癌占膽道系統腫瘤的2/3

醫學指導: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膽胰外科唐啟彬副主任醫師
金羊網記者豐西西 通訊員 劉文琴、林偉吟
在癌癥中,膽囊癌膽囊癌是消化道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過程隱匿,且侵襲力強,預后較差,的確是癌癥患者一個不小的“麻煩”。今天(4.21)是2018年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的最后一天,記者找到了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膽胰外科副主任醫師唐啟彬,為您揭秘神秘的膽囊癌。
十年前的膽囊小問題結果變成大麻煩
六十二歲的王先生,早在十年前就出現反復上腹隱痛不適,一直都當作胃病來醫治,服用多少胃藥都不管用。后來,在醫院做肝膽超聲檢查才揭開反復上腹隱痛不適的“神秘面紗”——膽囊多發結石伴有慢性膽囊炎!當時,醫生建議服用消炎利膽片等藥物,對癥下藥后的王先生很快大有好轉。
去年10月份,王先生的腹疼癥狀加重,同時出現醬油色小便,來到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膽胰外科門診就診。經過系統的影像學和實驗室檢查,醫生發現王先生膽囊長出一個腫瘤,并侵犯相鄰的肝臟和膽總管,考慮為膽囊癌肝轉移并梗阻性黃疸。在醫生的建議下,王先生馬上辦了住院手續,實施了手術,切除了病變的膽囊及相鄰的右半肝。目前,手術恢復后的王先生剛剛結束了6個療程的輔助化療。
本來是一個小手術,最終變成了住院費用翻四倍、術后要化療、預后不確定的大手術。王先生和家屬感到非常后悔:小小膽囊結石為什么會變成膽囊癌呢?如果當初聽從醫生的建議切除膽囊,是不是可以避免將小問題變成大麻煩呢?
如何發現是否患有膽囊結石?
老百姓一提到“膽”,第一反應就是膽囊。其實對于人體的整個膽道系統而言,膽囊僅僅是其中一個小小的器官。但這個小器官卻有著大作用,它就像是水系中的一個水庫,收集儲存肝臟不間斷產生的膽汁(類似“水系中的水”),并進行濃縮,待進食后通過神經反射,將膽汁排出進入腸道,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
所謂膽囊結石,是膽汁內的某些成分在膽囊內沉積下來,形成泥沙或石頭樣的東西。其成分可分為膽固醇性結石、膽色素性結石和混合性結石。膽囊結石的成因非常復雜,目前醫學上有多種理論試圖來解釋膽囊結石的成因,但都不是十分完美。
在一部分膽囊結石的人群中,可能一直沒有癥狀,僅僅是在體檢的時候,通過超聲檢查發現膽囊結石,醫學上稱為“無癥狀膽囊結石”;另有一部分人會有劇烈腹疼、發熱等表現,臨床上稱為“膽絞痛、急性膽囊炎”;還有一部分膽囊結石可以通過膽囊管掉到膽總管中,導致膽管梗阻,引起“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或“急性胰腺炎”;更多的膽囊結石患者只是有上腹隱痛不適等表現,這些人往往會當作胃病來治,等到治療效果不佳的時候再進一步檢查,發現有膽囊結石、慢性膽囊炎。
有癥狀膽囊結石與七種無癥狀膽囊結石均需手術治療
不少患者對膽囊結石與膽囊癌的關系不甚了解。其實,膽囊癌占膽道系統腫瘤的2/3,發病呈逐年上升趨勢,其最常見的致病因素是膽囊結石。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膽胰外科唐啟彬副主任醫師指出,約85%的膽囊癌患者合并膽囊結石,膽囊結石患者患膽囊癌的風險是無膽囊結石人群的13.7倍。
(1)有癥狀的膽囊結石,不論單發結石或多發結石,建議行膽囊切除術;
(2)無癥狀的膽囊結石,具有以下情況之一者,建議手術切除膽囊:
?、賳伟l結石,直徑超過3 cm;
?、诙喟l結石,具有結石脫落入膽總管下段引發膽源性胰腺炎的風險;
③合并瓷化膽囊;
?、芎喜⑻悄虿?
?、萦跋駥W檢查提示膽囊壁顯著增厚,不排除膽囊癌變;
?、抻跋駥W檢查提示合并黃色肉芽腫性膽囊炎;
⑦直徑小于3 cm的單發結石,雖無癥狀及影像學檢查無膽囊壁顯著增厚,但如果伴有膽囊癌家族史、患者年齡超過50歲、合并多年糖尿病史,建議手術切除膽囊。
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讓治療變得簡單
唐啟彬指出,除了因行膽囊切除時偶爾發現的“意外膽囊癌”患者外,膽囊癌的5年生存率不到5%。據介紹,目前,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成為了膽囊切除的標準化手術。創傷小,只需要在腹壁上開3個0.5—1.0cm的小孔;恢復快,術后當天就可以進食,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活動、出院,一個星期后可以從事非體力勞動;費用低,一般整體住院費用在1萬元左右。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