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專家九答“肺結節”

【byb.cn 】(來源:廣州日報)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周潔瑩通訊員伍曉丹)“什么?肺結節?是腫瘤嗎?我還有救嗎?”四十幾歲的張先生拿到體檢報告,看到這句話,一下慌了神。這也是影像科越來越多遇到的情形。“體檢發現肺結節不用太過恐慌,但也不能無視。有小部分的肺結節確實是早期肺癌,不及時干預,可能會錯失最佳治療時機。”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影像診斷科副主任醫師王顯龍表示。
針對臨床中患者常見的關于“肺結節”的九大熱點問題,王顯龍一一釋疑。
醫學上把很多肺內不正常的東西叫做腫塊或結節。腫塊一般塊頭大,直徑超過3厘米;結節則比較小,指3厘米以下的新生物,其中1厘米以下的結節也可以叫小結節。當然,有小部分結節可以長大,變成腫塊。
腫塊是癌癥的可能性大一些;結節則大部分不是癌癥,即便是,大部分也是比較早期的,及時處理可取得較好治療效果。
如果有粉塵吸入史、吸煙史、其他惡性腫瘤病史等,一定要及時告訴影像科醫生。
值得注意的是,影像報告通常是概率判斷,不是確診。需要進一步做穿刺活檢、支氣管鏡活檢等,依據病理結果來判斷。
大部分肺結節不痛不癢不咳嗽,怎樣才能發現呢?最好的方法是體檢,做高分辨CT檢查。其次可以選擇X光胸片。
CT和X光片都有X線輻射,CT比X光片的輻射略大,所以備孕期、孕婦及嬰幼兒盡量避免檢查。成人一般一年做幾次檢查都是沒問題的,不過最好選用低劑量CT。
九成以上的結節是良性的,只有極少部分是癌癥!影像科醫生的報告一般會先給出大致分析,患者拿到報告后,可以再向其他科室醫生咨詢如何處理。
發現結節后一般先看影像診斷報告,傾向惡性的結節應積極評估有無手術指征,其他結節一般建議每3個月做一次CT復查;超過一年以后,如果沒有發現異常,可調整為半年做一次CT。
大多數結節在兩年內未長大的話,考慮為良性或低度惡性。隨訪期間如果結節有異常變化,再考慮酌情手術治療。
良性結節有可能根治,如果是惡性結節,一般建議及早評估有無手術機會。
兩者不完全一樣。肺結節病患者的肺里面可以長很多結節,屬于肉芽腫性病變,可以侵犯多個器官。
常規體檢、復查等可以直接看影像科門診,其他的可以到呼吸科、胸外科、腫瘤科等就診,根據專家意見明確下一步檢查治療。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