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別有病》網站

bybcn
別有病首頁>>網評>> 事件>> 寶寶5歲了還尿床是不是病?

寶寶5歲了還尿床是不是病?

byb.cn
[事件] 作者 :byb.cn 日期:2018-6-5 00:01

    【byb.cn 】(來源:北青報)寶寶5歲了還尿床是不是病,用不用看醫生和進行治療?這個問題很多家長還不是很清楚。現在國際上專門設立了“世界遺尿日”,是2015年由國際小兒尿控協會和歐洲小兒泌尿外科協會在第26屆歐洲小兒泌尿外科大會期間宣布制定的,目的就是為了呼吁全球公眾關注遺尿兒童健康,重視遺尿問題帶給家庭和孩子的不良影響。5月29日,我們迎來了第四個“世界遺尿日”。


  也許不少人覺得小孩子尿床是正常現象,誰小時候沒有過“畫地圖”的經歷啊,但是隨著孩子神經逐漸發育成熟,多數孩子在3-4歲時就可以做到白天能夠控制排尿,夜間睡整夜覺或在有尿時能感知尿意而醒來。如果5歲及以上的孩子還頻繁尿床,就應該考慮為遺尿癥了。


  “尿床”到底是不是病?


  據《2017中國兒童和青少年遺尿癥流行病學調查報告》顯示,我國超過10%的5歲兒童依然會每月尿床,10歲以上兒童每月尿床的比率達到了3%。盡管每年有15%的遺尿癥兒童可獲得自發緩解,但仍有一部分未經治療的兒童遺尿癥可能一直持續到成年,調查顯示成人期仍有1%的發生率。

  然而和如此高的遺尿發生率相對應的是遺尿兒童的就醫率非常低。據統計,10歲以下兒童遺尿癥就醫比率不足10%,10歲以上就醫比率不足20%。因為仍有不少家長認為“尿床不是病”“等等看長大就好了”,部分家長會認為“尿床”是孩子的故意行為而責備或打罵過孩子。還有的家長覺得“孩子大了還尿床是個害羞的事兒”,不愿意讓別人知道。其結果是患兒因遺尿問題就診于醫療專業人員之前往往會延誤1~3年。


  遺尿癥危害不可小視


  現代研究認為,遺尿癥是一種復雜的疾病,與神經、泌尿、內分泌、心理等多方面的因素有關。遺尿癥的發病有一定的家族遺傳性。資料顯示,如果爸媽中有一人有遺尿史,寶寶發生遺尿的幾率約為44%;若爸媽皆有遺尿史,則遺傳幾率可高達75%。因此可見,尿床不是孩子的錯,千萬不可責罵孩子!


  遺尿不治療,對孩子會產生很大的危害,包括影響到孩子的睡眠和精力,導致白天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和學習成績下降;由于內褲經常潮濕容易受涼和抵抗力下降,增加了發生外陰炎和尿路感染的機會;遺尿主要還對孩子造成心理方面的影響,嚴重影響兒童自尊心與自信心,造成孩子心理、學習、社交,甚至人格的重大陰影。


  遺尿兒童多數自卑膽怯,不敢參加夏令營、游學等需要在外住宿的集體活動,并常有焦躁、多動與孤僻等心理異常。遺尿還對患兒和家庭的睡眠節律造成嚴重擾亂,家長每晚要面臨處理遺尿的影響,例如換床單,給孩子洗澡、換衣等,嚴重影響到家庭的生活質量。


  什么導致了孩子尿床?


  遺尿的病因較復雜,一般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繼發性遺尿是由一些其他的器質性疾病引起,包括泌尿系統發育的嚴重畸形和功能障礙,譬如神經源性膀胱、脊髓栓系綜合征、脊膜膨出等,還有一些疾病如尿崩癥、糖尿病、腺扁桃體肥大所致睡眠呼吸障礙、便秘等都可以出現遺尿,這些疾病都需要到醫院進行檢查來排除。


  但是,兒童遺尿中最為常見的還是原發性的,尤其是原發性單純性夜間遺尿癥。它的發病機制主要包括:(1)夜間“抗利尿激素”(ADH)的分泌缺陷。正常人夜間ADH分泌增加使得夜間尿量相對白天明顯減少,而遺尿患兒夜間ADH分泌減少,使得夜間產生尿液過多。(2)睡眠覺醒功能障礙。正常孩子膀胱滿尿時會通過反射傳至大腦促使起床排尿,但遺尿兒童即使膀胱滿尿也很難從睡眠中被喚醒等。(3)膀胱功能障礙。如膀胱容量小、膀胱過度活動等。


  遺尿患兒需要幫助和鼓勵


  目前對兒童遺尿癥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1)基礎治療:主要調整作息習慣,鼓勵患兒養成良好的排便排尿習慣、記錄排尿日記,尿床取得進步時積極給予贊揚和獎勵等。通過積極的生活方式指導,一部分遺尿患兒的癥狀即可神奇般地自發緩解。(2)一線治療:包括藥物(去氨加壓素)和遺尿報警器的使用,可有效改善大部分遺尿癥兒童的臨床癥狀。(3)輔助治療:膀胱功能訓練,加強排尿控制和增大膀胱容量等。經過正規治療,多數孩子可以得到治愈。
  只有大家一起來關注和重視遺尿,才能讓孩子早日告別尿床,陽光快樂地成長。
  文/季麗娜(北京清華長庚醫院)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