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羅恩病高發 人群像滾雪球般增大

“2010年武漢的克羅恩病新發病人才124例,今年前8個月我們已經接診了近千例,大部分是省內病人。”全國炎性腸炎學組委員、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黃梅芳向記者透露,近10年來,我國克羅恩病發病率每年都在升高,好發于15-30歲的青壯年,已經成為國內消化科的常見病。“中招者”中,20多歲的人占到半數以上。
克羅恩病是一種原因不明的腸道炎癥性疾病,在胃腸道的任何部位均可發生,但好發于末端回腸和右半結腸。臨床表現為腹痛、腹瀉、腸梗阻,伴有發熱、營養障礙等腸外表現,易誤診為闌尾炎、小腸結核和小腸淋巴瘤。此病現在無法根治,許多病人出現并發癥,需手術治療,而術后復發率很高。
5年來沒正常“吃”過一口飯
37歲的陳先生是武漢人。2002年,當時正在讀大一的他頻繁高燒、便秘、腹痛,從此開始了漫長曲折的治療。2003年,他在末端回腸切除術后被診斷為“克羅恩病”,這是消化系統最難診治的疾病之一。此后10年,他輾轉省內外多家醫院治療,經歷多次復發,身高1.72米的他瘦到只有25公斤。
2013年6月,做了第6次手術后,陳先生的腸道病情穩定了下來,但食道狹窄的問題卻難以解決。由于食道狹窄,他連口水都咽不下去,只能在胃部造瘺,一日三餐打成糊,通過管子直接灌到腸子里去。每次“吃飯”,至少要花上3—5小時。
飽受克羅恩病折磨的他,今年5月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胸心血管外科接受了第7次手術。病變的食管被成功切除,腹腔胃經過塑形后,上提到胸腔與正常食管吻合。術中發現,克羅恩病導致他的下段食管腔完全閉塞長達6厘米。
“一口一口吃東西的感覺真是幸福!”回憶這3個月正常進食的日子,陳先生眼泛淚光。
武漢克羅恩病患者逐年上升
2007年,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消化內科成立湖北省炎性腸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經過11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全國知名的炎性腸病診療中心之一。
從事了32年炎性腸病研究的黃梅芳教授說,在上世紀80年代,克羅恩病還是罕見病,一年碰不到幾例,現在幾乎每天都會碰到。2003年,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曾經做過“1993年—2003年”武漢地區炎性腸病的流行病學調查,當時發病率是十萬分之二,與全國平均水平相當。2010年,武漢7個中心城區584萬城鎮人口中,新發現克羅恩病124例。而這兩年,每年的就診人數都超過了1000人次,其中不乏全國各地趕來求醫的病人,但大多數都是省內病人。
“這是一種終身疾病,患病人群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說起克羅恩病,黃梅芳言語里充滿了擔憂。她告訴記者,克羅恩病專門襲擊血氣方剛的青壯年,病區里半數病人都是20多歲的年輕人。前兩天連著收治了3個十三四歲的孩子,都是腹痛腹瀉來的,做完腸鏡就診斷為克羅恩病。
反復腹瀉超過6周要警惕
臨床統計顯示,克羅恩病的漏診率高達60.9%。黃梅芳透露,到目前為止,該病沒有診斷的金標準。由于克羅恩病可累及從口腔到肛門的全消化道,癥狀更為多樣化,沒有經驗的醫生確實很容易誤診。
黃梅芳告訴記者,目前克羅恩病還沒有辦法根治,但只要進行規范化和個體化的診療,大部分患者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和工作。如何讓克羅恩病病人得到“量體裁衣”的診療方案?據了解,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炎癥性腸病診治中心建立了由消化內科、結直腸外科、病理科以及放射科等共同組建的炎癥性腸病MDT診療團隊,聯合會診后給出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門診中黃梅芳經常碰到,有些患者治療后癥狀稍微好轉一點就擅自停藥,造成了病情復發和加重。她指出,絕大多數克羅恩病人都需要終身服藥。此外,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非常重要。不要吃冰冷、刺激性食物,注意葷素搭配,精神不要過分緊張焦慮,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作息時間。(記者劉璇 通訊員陳菁 代雨朦 雷榮浩)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
- [事件]“先菜后飯”并非人人適合04-11
- [事件]蔬菜里的補鈣高手04-11
- [事件]豆豉是天然味精04-11
- [事件]孩子五歲時最挑食04-10
- [事件]氣血不足春季多外出04-10
- [事件]一塊肌肉牽出五官病04-10
- [事件]素食者留神抑郁風險04-09
- [事件]辦公室21℃效率最高04-09